了朋友来,总要做做样子,逢场作戏嘛。”小姐撇着地道的京腔说。
“你很善解人意。”曹平林说“有你们在,为我们交朋友多提供了一条方便渠道。”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国家不让我们这样的人生存。我们一不偷,二不抢,同样是靠劳动致富嘛。”小姐十分委屈的样子。曹平林笑着摇摇头,不想跟她争辩什么。
这时杨明走了进来,他已经梳洗过,看来是尽了兴。曹平林打发走小姐,两个人坐了下来。“李行长今天晚上说的话,是不是很让你费解?”杨明早就明白了曹平林的意思,所以开门见山。
“是啊是啊,我真是头一次听他老人家这么说话。”曹平林直言不讳。
“没有什么费解的,只不过领导们在关键问题上的表态都是这样,我已经不止一次听李行长在行长办公会上这样说话了。尤其是当他在某一问题上持否定意见,但是又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不得不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时,他说的话更是具有多义性——表面上听来,他是赞成某个观点,但实际上你又无法明确地肯定他就是赞成这个观点。你要知道,对于某件事情的最后决议,往往不在于领导们在会议上说了些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正反双方在势力上的对比——总行领导班子不像你们分行,我们采取的是民主集中制,对重大事项的决定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同时还要接受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所以功夫常常用在会议下面,而不在乎谁在会议上说了些什么。”
“是啊,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为领导们的讲话艺术和高明的政治手段。”曹平林淡淡地说,其实他对杨明的这些话并不怎么感兴趣。
“虽然李行长说的话经常包含多层含义,但是如果你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时还要周全地考虑到他说话当时的形势和环境,然后再用排除法将一些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排除掉,那么他说的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我刚开始给李行长当秘书时,也对他说的话摸不着头脑,以致于经常因为误会了领导的意思而办了错事。有一次,李行长给我讲了关于《周易》卜卦的事,对我大有启发。他说:‘小杨啊,你别看人们用《周易》卜卦很准确,其实《周易》给人们的答案经常是正好相反的两个答案,那么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就要靠你的智慧了。你要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对象等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然后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往往就是正确答案。这就是《周易》卜卦最基本的原理。’后来我认真地看过《周易》,才发现李行长对《周易》的理解简直太精妙了!”
“但是,像你这样给他老人家做秘书,头脑里总要紧绷着一根弦,随时随地都要动脑筋思考,真是挺辛苦的!”曹平林倒真有些欣赏杨明了。
“辛苦虽然辛苦,但特别能够锻炼人的思维和头脑。”杨明不无自豪地说“李行长还经常对我说,当年他就是这样锻炼成长的。”
停了一会儿,杨明又轻声地说:“李行长很赏识你的才干,对你的进步很关心。所以,虽然他的话经常包含多层含义,但是你既然是他的人,就可以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意思就很明白了。”
“哦。”曹平林沉吟着,没有再多说些什么。他并不想让这个年轻人从自己这里掌握到更多的信息。
“关于我们省分行领导班子的问题,不知总行领导们有什么看法?”曹平林看着杨明的脸,试探着问道,这样的情况最容易从秘书的嘴里得到信息。
杨明斟酌了一会,似乎在考虑是否把总行领导层的核心秘密告诉给曹平林,随后他慢慢地说道:“黄可凡即将退居二线,接班人的问题,行长们研究了几次,因为意见分歧比较大,所以还没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