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节(2/2)

曹平林这才严肃了起来,认真地分析:“这封信倒是反映了一些情况,但是这些情况都不十分清楚和实在。我估计,很多情况也是写信的人听途说来的。”

“所以说,仅凭一封信,是不能给杜念基定罪的。”

曹平林又看了一邓成功,沉默了下来。

八、工作作风简单暴,工作态度很不认真,理能力很差。杜念基为商贸银行的第一副行长,整天不务正业,不把力放在工作上,经常不在单位,在不向单位领导和办公室报告的情况下不知去向。杜念基的兴奋就是在吃喝嫖赌方面。他拉关系,找背景,为自己争夺一把手的位置铺垫,试图用金钱铺路的方式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此人如果当上省商贸银行的一把手,必将给我行带来不可意料的损失,必将给全行一万多名员工带来厄运。恳请上级领导明断,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曹平林说:“照纪检监察门不成文的规定,对于匿名上告信,他们可以查,也可以不查,你怎么能左右他们?”

邓成功一反平时讳莫如的语言习惯,直来直去地说:“据我分析,这信肯定不止一封。写信的人一定复印了多份,分别邮寄给不同的门。总行纪委和监察门肯定会收到的,说不定中央和国务院的信访办也会收到的,如果那样,总行或者中纪委就要下来查,到那时候就好办了…”

看完信,曹平林不以为然地笑着说:“现在的匿名上告信,最后的落款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名普通群众’。其实,写信的人既不会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不可能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他们大都是为了某些目的来铤而走险的。”

这封匿名上告信通篇充满火药味,虽然文不通,字不顺,缺乏让人信服的事实和依据,却很有“文革”遗风,而且“杀伤力”很。信的最后,署名是“一名共产党员”信件的内容全是电脑打印的,没有一儿手写的笔迹,甚至连信封上的邮寄地址都是打印的,没想到电脑行业的发展会给写上告信的人们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方便条件。

回到办公室,曹平林拿手机,想给杜念基拨个电话。但是想了想,却不知该跟杜念基说些什么:仅仅是通风报信?可这样也是于事无补。给他主意,防备一下邓成功?可是邓成功多年来很支持自己的工作,还努力使自己成为了党组成员,这样对待老邓,也实在是不公。唉,现在自己夹在杜念基和邓成功中间,左也不好,右也不好,真是没有办法。想想还是算了吧,估计这封上告信也不会起到什么大的作用的。

“我左右不了中纪委,还左右不了总行纪检监察门的人吗?”邓成功满有信心地说“俗话说:‘下雨天打孩——闲着也是闲着’,总行监察的人整天闲得手不得有儿事,只要我稍微暗示一下,他们肯定会积极地投到调查工作中来的。”

“但是,这封信的内容,毕竟反映了我行员工的心声嘛!”邓成功手指敲着桌说,似乎对曹平林的态度很不满意。

曹平林抬起看了一邓成功,问:“照总行的信访工作原则,杜念基这一级别的现问题,我们省分行纪委和监察门是没有权力过问和调查的,应该由总行纪委和监察行调查,你怎么工作?”

“那么,剩下的工作就应该由我来了。”邓成功把老板椅里,得意地说。

邓成功说:“也不能完全说是听途说。据我所知,信里反映的问题,在杜念基上都存在。只不过这封信没有提供可以参考的证据罢了。”



杜念基利用为省汽车工业集团发放贷款的机会,和省政府级领导一起,借着国考察的机会公款旅游、消费。他作为一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级领导,本应该洁自好,远离贷款企业,远离客。但是他却和省内几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发生了过于亲密、很不正常的关系,比如李小和胡达成,还有车钟信。他们整天在一起鬼混,明为研究工作,暗中谋取私人利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