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亏是宣传部长出身,有眼光。
安逸兴和彭梦帆二话不说,都一口应下。二人一走,办公室只剩下了葛山和夏想二人,葛山就又恢复了笑面虎本色,笑眯眯地说道:“夏处长,没有外人,我就说一下我们两个人分工。表面是我负责对外宣传,实际钱秘书长的意思是,稿子由你负责找人撰写,写好后,在哪家报社发表,何时发表,由我来和报社交涉,你想也应该很清楚其实你才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稿子好了,发表出来才有力度,对不?”
夏想也不忘谦虚两句,就说:“我组织稿子没有问题,但在大方向上还需要葛组长把关,毕竟您经验丰富…”
葛山对夏想的态度很满意,他听说夏想和丰利大吵的事情后,以为夏想是个年轻且傲慢的年轻人,毕竟在省委里面有不少常委对他另眼看待,也有傲气的资本,没想到,小伙子笑容帅气,说话和气,和传闻中的嚣张完全判若两人。
看来,传闻不可信。葛山点点头,对夏想的印象好了几分:“行,那就这么说定了。这三篇稿子我先交上去,作为第一波反击。你尽量组织第二批稿子,在层次和质量上,要高于第一批,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夏想见对方爽快,也一口应下“份内之事,肯定不会让领导失望。”
葛山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谁说夏想爱耍横?分明是一个懂分寸会说话的年轻人。
回到办公室,夏想就下一步的走向,详细做了一番分析。
下一步的稿件由他和范铮亲自动笔,作为第二波反击,就是要和对方形成一个僵持之势,让对方觉得自己一方实力不过如此,起到麻痹对方的目的。然后再在论战的同时,努力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再在单城市和宝市掀起新一轮热潮,以成功的事实为第三波反击造势。
第三波反击,就由高晋周亲自出面,再联系几个京城的专家教授,甚至可以请邹儒亲自执笔,就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发表看法,以事实胜于雄辩的不可争辩的事实攻击对方的痛处,争取一战获胜!
宣传战只是表面文章,作为领导小组综合一处的处长,夏想深知自身责任重大。他不但要组织稿件对对方进行反击,还要为下一步单城市和宝市的改制出谋划策,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出来。
单城市的通海铁路如果能现在开工,将是一次标志性的胜利。但通海铁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短时间内开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文化旅游项目也算是不小的成绩,不过现阶段只有一个成语故事的项目,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如果彭梦帆棉纺厂的改制设想能够实现,单城市的成绩就有足够的份量。
夏想一向不喜欢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其实已经看中了单城市酒厂的市场前景,认为如果运作得当,肯定可以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