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处级干部,级别不高,不够资格入纪委书记邢端台的眼,黄林和齐旭就将此事向主管的省纪委第一副书记古人杰做了汇报。
古人杰是高成松的人,在高成松时代就和邢端台不和。高成松倒台之后,他曾经惶恐过一段时间,后来事情慢慢平息过后,也没人找他的麻烦,他就知道算是过了关。不过心里对夏想很不感冒,也是一心认为夏想不是什么好人,趋炎附势,用阴谋诡计打压异己,连堂堂的省委书记他也敢死碰,别人要是惹了他那还了得?
古人杰就对武沛勇之死有兔死狐悲之感,对高成松落了个被开除党籍连贬三级的下场也是深感同情,觉得高书记辛劳一场,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真是可怜可叹,说到底,都是夏想和宋朝度在背后煽风点火,否则高书记至少也能安然离休,安享晚年。
古人杰后来还和回到南方老家的高成松联系过几次,高成松在得知夏想现在越来越受到重用,深恶痛绝,再三告诫他要提防夏想,一旦抓住时机, 一定要置夏想于死地,否则不定什么时候和夏想结了仇怨,夏想是不死不休的性格,任谁也会被夏想害死!
古人杰深以为然。
等后来古人杰慢慢地和崔向开始走近,再受到崔向的影响,就对夏想的印象更是越来越差。更让古人杰对夏想差到极点的是,丰利正是他的至交好友。丰利被搬开,古人杰也知道他是政治牺牲品。但丰利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古人杰面前说夏想的坏话,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夏想身上,一心认定就是夏想搬弄是非才让叶书记对他不满,才将他弄到了老干部局。
古人杰听多了夏想的坏话,再加上他本身对夏想也是看不过眼,又在崔向和丰利的双重影响之下,在他眼中,本来和他没有什么接触更没有过节的夏想,就成了世界上最可恶的坏人。古人杰就一心认定,夏想肯定又贪污又好色,别落在他手中才好,只要被他发现他有经济和作风问题,非得一棍子打死不可。
只是他让人暗中调查夏想,却发现夏想行事周正,办事滴水不漏,根本让人挑不出任何过错,更没有经济和作风问题,就让古人杰大为纳闷,又不敢相信夏想真是一个清廉又不近女色的官员?尤其是他现在这么年轻,又有级别,大权在握,怎么可能没有美女环绕?但不可能也没办法,抓不住夏想的一点把柄,不管是夏想是真没有事情可查,还是隐藏得太深,反正让古人杰无处下手就是了。
古人杰就郁闷得不行,不过后来他得到了崔向的授意之后,就满心期待起来…
终于就有了事情发生。
在听到黄林和刘旭二人的汇报之后,古人杰就高兴地跳起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想又年轻又身居要职,怎么可能没事?就算猫儿不吃腥,也架不住主动有腥送上门不是?夏想呀夏想,这一次证据确凿,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15万元,轻则让你丢官并且开除党籍,重则判你几年也不为过。
古人杰大喜,当即指使黄林和刘旭,查,严查,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