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竞标之前
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表面上风光无限,资产多少多少个亿,但那仅限于资产,真正账面之上,钱并不是很多。千达集团是大企业,资产大约能有百亿,但是账面上的钱,同样不多。
千达集团的资产,大多是固定资产,就像在海荣区德山路的商业圈,千达集团投资十多个亿,目前的市值评估,千达集团所掌握的产业,应该值二十多个亿。
房地产集团公司,大多都是靠贷款经营,以空手tao白狼为主。如通江区这边的商业区招标建设,只要这些地产公司拿到地pi,那就可以再到银行抵押,贷款建设,是赔是赚,都是银行的钱。
可是高珏这次,对招标的要求太高,因为这次的工程,实在太过重要,一旦这些房地产公司资金链chu现问题,必然要影响工程进度。高珏的时间本就不多,他可没有闲工夫跟这些地产公司折腾。只要你想竞标,想要通江发展,就必须展现chu实力,拿chu诚意来。
冻结你十个亿的资金,就是要看你公司的实力,如果一个房地产公司连十个亿都拿不chu来,那商业区的项目,让你拿到手之后,能不能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如期完成,实在是个未知数。一旦chu现问题,政府就有可能被动,要想完全占据主动,只能这样zuo。
王康龄当初在海荣区德山路投资,纯粹是个姚淳面子,加上姚淳给了他保证,投资之后。一定会赚钱。政府方面。必然会大力扶持。姚淳当时是市长,王康龄那个时候的实力,远不如今天,哪敢不给姚淳面子。
yan下王康龄的实力比当年增进不少,德山路的商业圈竣工之后,姚淳倒是信守承诺,大力扶持。奈何老百姓不买账,习惯了去东盘区购wu的人们。还是去东盘区。没有顾客的支持,德山路的商业圈基本上就是一潭死水,许多铺面,也没有租售chu去。生意不好,倒不算什么,集团实际的投资,只有几个亿,其他的全都是银行贷款,大不了拿商业圈的产业抵债。
可是这次通江区招标,听让王康龄tou疼的。作为优秀的商人,王康龄的yan光很准。他相信。通江区的旅游业一定会取得成功,通江区的地pi,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商业也会跟着兴盛起来。在通江进行投资,要比在海荣区靠谱多了。奈何高珏那边要冻结资金,还会工程的进度,要求十分高。
海荣区德山路的商业圈,当初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建成,相比之下,通江区的工程,绝对不比海荣区的小,又是地上,又是地下,最少也得三十个亿的资金。另外,要想工程的进度快,需要大笔的金钱维持,资金链绝对不能断,否则的话,就很难如期完工。
王康龄这次来找姚淳,提chu要从海荣区的商业圈撤chu来,其实并不是真的要撤chu来,目的无非是请姚淳帮忙,让他能够轻松的将通江区商业圈的地pi给拿下来。条件最好也能放宽点,冻结十个亿的资金,那可着实要命。通江区是chun江下面的一个区,市委书记发话,区里面从上到下,哪个不得乖乖听话。
“康龄,如果你需要资金的话,大可以找银行贷款么。你们千达集团,旗下的产业也不少,贷chu几十个亿来,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何必非要撤资,我看你还是在考虑考虑吧。”姚淳用商量的口吻说dao。
“银行现在jin缩银gen,贷款十分不易。而且,我们公司已经欠了不少钱,每月光还利息,也让我们公司有些吃不消,海荣区的商业区,每个月的收益,可以说都不够还银行利息的。这次我最少还要从银行再贷三十个亿chu来,另外还要被银行冻结十个亿,这么一大笔钱,实在是bi1着我从海荣区撤chu来。唉…”说到此,王康龄故意叹息一声,说dao:“姚书记,其实我也不想撤chu来,只是没有办法。除非你能够帮我。”
姚淳这下听明白了,王康龄这分明是拿此事要挟自己。官员虽然有的时候是利用商人,可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如果没有好chu1,光是赔钱,商人也不愿意。姚淳也知dao,王康龄在海荣区德山路的商业圈里没赚到钱,欠了银行十个亿,以现在银行的商业贷款利息,王康龄每年要还银行差不多七千万。当然,千达集团的贷款,远不止十个亿,另外还欠了银行三十多亿,如果再贷三十个亿,那一年的利息加到一块,差不多能有五个亿。要是不挣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