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第三帝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外,眼前这厮绝对的德国第三人。
张蜀生见他微微停顿,便望了政务院〖总〗理周国来一眼,后者立刻会议,随即笑道:“戈林先生,不知道你们的元首希特勒先生认为的第一流国家和第二流国家如何划分呢?”
戈林一挥手,说道“很高兴为您解答。在元首的构思中,德国将是未来全球的两极霸主,是世界的第一流国家。〖日〗本、意大利、中东联盟将是世界第二流国家。第三流国家则是如美国一般的衰弱国家…”“很伟大的构思。”周国来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即不再说话。
张蜀生心里却是暗道两极霸主?开玩笑,真要留下两极霸主等疯狂的德国慢慢发展,说不定到时候还得再来一次新的冷战。
不过,从戈林的话中,张蜀生也意识到,希特勒对这场战争的渴望已经到了需要快速见到最终战果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德国国内的问题,也许是害怕战争太深入,最终轴心国和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陷入两败俱伤的地步。总之,希特勒的构想是想将现有利益最大化,然后形成全球包围美国的地步。
如果真如他的打算〖中〗国确实能占到不少便宜,但那显然不是张蜀生想要的。
届时,上千万全副武装,武装到了牙齿的〖中〗国军队,难道就仅仅获得这点战争果实,就卸甲归田?就全民日日歌舞?
也许是意识到了某种尴尬,里宾特洛甫说道“贵国的地位,在伟大的元首心中是远比〖日〗本人高的。在元首的战后构思中,〖中〗国获得利益也将远超过〖日〗本人。
而且由于地缘位置的原因,在〖中〗国越来越强,并且将会继续变强的今天,〖日〗本人对贵国的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这个时候,如果能放下一些过往的矛盾,展望未来未来,我们(轴心国)将获得更多。
我们回首一战,那时,协约国同样占据着胜利的天平一方,但是因为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元素,最终导致意大利人背叛了协约组织,从而最终导致战争走向难以挽回的结果…”
里宾特洛甫的话一出众人都明白,德国人的意思是:和战后的利益比起来不太重要的〖日〗本人已经不值得〖中〗国视为对手。而〖中〗国更不应该因为一些过往仇恨,而将中日矛盾扩大,甚至达到危机轴心国稳定的程度。
里宾特洛甫更是暗示,如果中日的矛盾越闹越大,很难保证〖日〗本人会一直心安理得地待在轴心国。
张蜀生闻言,不禁笑道:“里宾特洛甫先生,谢谢你的忠告。我们会认真考虑中日未来关系,轴心国未来关系发展的。”
这是张蜀生说得不多的话之一,不是因为里宾特洛甫说的有多么的重要,也不是因为他提醒了自己。
最重要的是,张蜀生发现,至少这一次,德国人的想法和自己接近了。
也许希特勒同样意识到,轴心国未来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不是战争舟艰难,也不是欧洲,更不是〖中〗国,而是在〖日〗本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