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配合他,很多他认为姚局长会和他争的东西,人家毫不犹豫给了他,原来人家早已胜算在握,这些东西不争也是人家的。
赵云有种挫败感,这是地位与眼界决定的,他输在了大局观上。赵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光考虑一个小镇的发展,只知道算计眼前的,或者说他有山头主义的倾向,却不知道山一般都是群山环绕,一峰突起也得别的山峰配合着才能显示出险峻。随即,赵云笑了,做好分内工作就可以,他还是不够稳重,光想着和人争锋斗胜,他的目的不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只要百姓过好了,他管辖的区域总体水平上去了,这白杨镇是不是白杨区又有什么关系呢。赵云笑得同时,脸上多了几分释然,也多了几分稳重。人正是一步步成熟起来,赵云并没有意识到,他在不断的变化着。人最不了解的往往是自己,每个人都会有对手,但往往最大的对手都是自己,过得去自己那道关,才能过五关斩六将。
争官的风波远比赵云想象的要猛烈,赵云办公室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纷纷登场,很多级别很高,平时对赵云不屑一顾的人主动向赵云示好。原因无他,家里有在体制内上班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一个飞跃,这是罕见的机会。赵云决定不了镇长的人选,但白杨镇内部的一些干部调整,低于副科级的干部,赵云还是有绝对的话语权。于是,八方神仙齐动,一些亲属或者孩子刚入政府门门槛的人纷纷找上赵云,要求赵云在白杨镇安排工作。
赵云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吃香,旗里以及盟里都有人打电话。赵云办公室电话成了热线,赵云也成了明星一样的人物,请帖不断,大家都争着请他吃饭。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赵云有些无可奈何。一个股级干部在白杨镇平地变成科级干部,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啊。
官场也是一个大的人情网,令赵云惊讶的是,东农场局也有分量级别的人找赵云,给孩子安排工作。赵云终于体会到人情网的厉害,上天入地无处可逃,他有种进入天罗地网的感觉。他躲入家中,可人家上家里送礼。他公事公办,人家去办公室找他闲谈,按照这个趋势,他还能有什么时间搞建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