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晚餐的谈资(2/2)

杨雄心中嘀咕一句“这可就难说了”面上却不敢带来,连连称是。

“谁知居然给驳了,尚书韩文说,洪武爷祖制,盐税只能充作军饷。还说什么皇家的支不该由拨款。是,祖制是有这么一说,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不遵祖制的多了去了。再说了,人家崔公公只是请调往年支剩的,又没说要另开名目,还不是为着你方便?拿祖制压人,什么玩意?”

“那是,那是。”

想到这一节,杨雄的情绪稍好了些,敬了梁裕一盅酒,说:“梁公公,当今万岁新登大宝,听说对中官极是亲厚,公公您是里人,今后前程不可限量啊。”

--------

“公公说的是!”“这还没完呢。那些君之禄的文臣们不单不为皇上分忧,还着上书责骂皇上。尤其是六科十三加都察院的那帮言官,一天一份弹章奏折,反了天了。皇上自然不能服,全给回去了。谁知内阁三辅政居然放风说,如果皇上非要发下特准盐引敕书,他们不敢领受,要原样封还,还要一块辞官。还有更难听的,说什么一旦发放,咱们中官会在盐引中暗中夹带,私自买卖。这不瞎说吗?咱们都是从万岁爷来的,哪个敢糊差事夹带私活丢皇上的脸面?是不是这个理?”

“最后皇上给得没办法,只得传了手敕,说看了他们的奏疏,都是什么狗公忠国之言,大家各退一步,盐引就给一半好了。你说说,你说说,给那帮泼贼这么一闹,皇家颜面那不是丢了个光!”

“我说了你自己有数就好,别见人就传啊。”看杨雄郑重,梁裕接着说:“上个月,江南织造崔公公完了公费,行文调拨往年支剩的盐税一万二千引。都是为皇上效命,短了费用,总不成自己掏腰包垫吧?”

“唉,可不就这么说的。哼,万岁爷是明白人,明白哪个是忠哪个是,哪个才是真心向着皇上,风转。你看着吧,总有一天,那些个不知地厚的家伙一个个都得下诏狱挨廷杖,有他们的好日。”看着梁裕那咬牙切齿的模样,杨雄连大气都不敢。“老杨,跟你说这个,咱家也就没拿你当外人。自从到了福建,就属老杨你最晓事,没少帮咱家的忙,这些咱家都记在心里。今后只要你立定脚跟一心报效皇上,终少不了你的好。”

注:太监崔杲奏讨盐引一事,历史上发生在正德元年(1506年),为了剧情需要,上元***将它提早了一年,众位火金睛的朋友勿怪,就当冯虞小朋友的蝴蝶翅膀多扇了两下吧。

“前程?难说的呐。”说到这儿梁裕停下话,抬看看左右,边上几个侍女躬款款退下,掩了房门。梁裕这才压低声音说:“老杨你也不是外人,咱家也不避你,说句大不敬的话,万岁爷刚上位,椅还没捂,朝里还是内阁说了算。那些人总跟内廷中官不对付,动不动横挑鼻竖挑,司礼监王公公也不气…京城消息说,上个月,朝中闹翻天了。”

“公公说的是,那些朝臣太过放肆了,欺负皇上年少,刚刚登基理政,这分明是要给个下威呀。”

厂执事番,多是收编江湖草莽,心更黑手更狠,扰民的功夫更是无其右。

“怎么回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