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虞看王守仁神不对,有些莫名其妙:“先生何意?”
那贞想了想,回
:“大人,我们往回走几步,往御茶园如何?如今本地茶贡衰颓,那御茶园却还有些往昔风采。两位晚间还可留宿在园中,清净雅致得很。”
听到这个,王守仁与冯虞不约而同摇叹息。看见彼此神情如此相似,两人又不禁苦笑起来。只是各地皇贡大抵如此,
中要三分,经手的便加七分,往往便将百姓压得倾家
产苦不堪言。
冯虞顿时哑然失笑,朝王守仁一拱手:“好好的拿先生作甚?在下冯虞,久闻先生大名,听说您落脚在此特来拜会。”边上贞也跟着赔笑拱手:“学生
贞,随冯大人同来拜望。”
上了喊山台,众人放四望,只见园外茶场茶树荒疏,无人劳作,一派萧索之气。王守仁说
:“我在京师,也知建茶今不如昔,不想却破落至此。”
。见王守仁自己发话,不禁大喜。“果然是伯安先生。”
冯虞回:“先生一路遭际,在下略有耳闻,怪不得先生。此
不是讲话所在,庚年兄,附近可有清幽所在?”
往回走了一段,过了一座石桥,沿路右手现一座山门,上书“仁凤门。”沿石阶而上,先后是拜发殿,、神清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再上又有通仙亭,亭中一
井,称作通仙井。通仙亭旁有个
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有座喊山寺,专事供奉茶神。这一路的亭台楼阁,竟是雕龙绘凤,仿皇家制度,难怪是有“御茶园”之名。
听了这儿,王守仁长吁了一气,忙又正
答礼。“我一个小小龙场驿丞,怎敢惊动两位大人,方才失礼了。”
却见王守仁双手一背“在下等候多时,请吧。”
贞看一
随从离得远,低声说
:“洪武爷诏罢龙凤团茶,改贡芽叶茶。说实话,武夷山这边原也未必
不
好茶来。只是茶贡太重,加上各级层层加码,茶农不堪其苦,隔三岔五便有人逃亡,哪个还有心思
好茶?如今落得只供
人洗手漱
之用。”
贞领众人走了一圈,又回到宴嘉亭坐下,让衙役取了一罐茶叶来。
贞一边亲手冲泡一边说
:“这罐却是好的。此地既是茶区,好茶自然还是能
来一些,只是不敢往上送。若是上
吃顺了
,明年莫说是乌纱帽,只怕便死无葬
之地了。”
据贞说,每年惊蛰崇安历任知县、园官都要牵牲抬醴,登上御茶园中喊山台,祭祀山神,乞求庇佑丰收。祭文是:“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
产灵芽,先
特异,石
香,龙凤团茶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念罢祭文时,隶卒鸣金击鼓,鞭炮声响,红烛
烧,茶农拥集台下,同声
喊:“茶发芽!茶发芽!”响彻山谷,回音不绝。说来也怪,每每众人这么一喊,那通仙井的井
慢慢上溢,年年如此。这喊茶可是历任知县的要务之一。据说前朝便有知县忘了祭山时刻,被削职为民,稀里糊涂地丢了前程。
王守仁也觉着哪儿不对劲了。“你等不是来拿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