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七章动静大了(2/2)

用罢早饭,冯虞门翻,由胡媒婆引着往杨家而去。后老长一串队伍,俱是福州跟来的亲兵、仆役、挑夫,个个一新,以壮声势。一路上,本地男女老幼纷纷拥在路边看闹,指指。冯虞听不懂闽南话,不过看那样无非是艳羡之语。冯虞自不必说,便是后跟随的也不约而同地叠肚,意气风发。三十名亲兵脚步走得那个齐,平日里会校阅都没这气势。

如今朝廷征敛无度,地方不靖。这一趟好东西偏又带了不少,为防不测,冯虞特请福建都指挥使司行文各地卫所沿途接护卫。至于各地锦衣卫检校缇骑,逢着上官过境,更是大表忠心的好时机,老早就往黑上放话,哪个冒敢打主意的,莫怪翻脸无情。一时间地方上飞狗,倒是冯虞这队人所到之贼混混一概销声匿迹,当地百姓倒是过了两天安生日

次日天不亮,冯虞便起梳洗。今日是下聘,不好再穿官服,冯虞换了一掐金百蝶穿大红曳撒,束发金冠,白皂靴,看着是一喜气,十足。几个亲兵见了在旁窃笑:“果然新姑爷模样。”冯虞听了也不生气,只是作势要踹人,几个没大没小的家伙嘻嘻哈哈一哄而散。

胡媒婆上午去的下午方回,一脸喜。“冯大人,明日便看你的了。”

这动工修路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完工的,冯虞看着三月了,便一门心思筹备聘礼。古时由说媒到成婚,须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仪。这一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之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只是名目、内容有所更动。宋代民间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代之以媒氏通书、合婚。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本朝定制。

到了月港,冯虞一行寻一客栈住。行纳采之礼男方是不能的。第二日一早,亲兵队长周百胜一新官衣,护送胡媒婆上门提亲,得到应允后,再由胡媒婆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采礼是一对近尺的无瑕羊脂玉瓶,上雕着鸿雁南飞,这便替了雁礼了。接着便行通书、合婚。

照前番与杨风所议,由于婚期至少还得等个一年多,此次上门行的是纳采、纳征双礼,以示郑重。古人除了纳征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可是福建这地方,连大雁都难得看见,便改用木刻雁代之,还有用鹅、鸭、活禽代替的。

来,否则后人若是知真相,岂不是笑掉大牙。

到了三月三龙抬,冯虞特聘了本地最有名的胡媒婆,十两纹银的报酬,同往月港求亲。后还跟了大队亲兵、挑夫,礼大包小包满满两车,浩浩地“烟三月下漳州”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