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二章告他一状(2/2)

冯虞笑:“大废,有仁义,慧智,有大伪。逍遥王爷,平白无事,哪来的贤名?”

却听冯虞又:“不过,有两件事却让为臣有所顾忌。一个,如今之锦衣卫、东西厂,皆为先帝所设,任皇家鹰犬。唯有这内行厂,却是刘公公所设、刘公公自行督理,内行厂番只听他一人号令。偏偏刘公公又立下规矩,锦衣卫、东西厂只听他一人调度,如此一来,皇上您能听见什么看见什么,岂不是全凭他刘公公了。此举只怕不妥。”

“数年间,臣麾下坐探曾发现有北地音及无须者赵府,只是这些人手极好,盯梢不住。另外,臣督军攻破赵府后,曾查获若书信,皆无抬落款。其中一封残信有王许之字样。赵府事也曾供称,有通天人要他听命事,日后官位相酬。可惜赵大只漏了这风。”

“这又是从何说起?”正德听着冯虞似乎是话中有话。

“另有一事,当初破赵大一案,发觉此人似与某藩王及中有染。”

听到这里,正德默默无语,若有所思。

正德的目光一下尖锐起来:“这话怎说的?”

“宁王?这家伙倒是长袖善舞,不过朝中风评尚佳,都说是个贤王。”

正是无事,朕想与卿好好聊聊。你与刘瑾是怎么回事?这大半年,好像他那拨人可没说你几句好话。”

“自从皇上您登基以来,便将国政委与刘公公。这几年不能说刘公公不尽心。即便外风评说刘公公对财货看重了些,却也无甚大碍,皇上边人,手阔绰些也说得过去。”这话听得正德频频

正德沉半晌,方说:“往日你从来与人为善,不恶言。今日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心中有数。不过,刘瑾悉心事主,宁王在藩也一贯恭谨,不好因风闻之事而加罪。或许一时小误,但无亏大节便好。我知你赤胆忠心,又能事,日后好好用心。咱们君臣戮力,也一般不让先祖的大事业来才好。此次调你来京统领这豹房亲军,便是此意。如今各地选调兵陆续驻,可有何治军方略?几时能拉巡边?最近鞑那边了个什么小王,屡屡统兵犯境,九边众将竟无人能制。成祖遗训,天守国门。朕实想亲自领兵上阵,会他一会。”

“当时表章中如何不见奏报?”

“捕风捉影之事,不好上达天听。不过,这两年,刘公公屡屡过问福建海防⌒舶司、锦衣卫、百工使司事务,臣确是不胜其扰。另外,江西宁王在福建也颇下工夫,这些倒是确凿之事。”

“这个…”冯虞没想到正德一下将话题牵到这上。斟酌了一番,说:“皇上,原先臣与刘公公并无积怨,一并效命皇上,倒也相得。只是这两年,怎说呢,时势易也。臣有陛下撑腰。在福建也算是得风生起。刘公公自然顾忌臣分了圣眷,心下不快也是难免。至于臣下中的刘公公。也已与往日不同,有些不敢来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