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外祖母格外费心。
小时候外祖母特别喜欢让妈穿花衣服,为了能买一块好看的花布,外祖母不知要跑多少趟商店。
我们家附近还有一个军人服务社,有时听说服务社要进一批花布,外祖母就提前准备好布票和钱,早早地去排队。等到布料买齐了,外祖母就琢磨找谁剪裁。
上世纪70年代末,记得那年外祖母托人从上海给妈买了一块藏蓝色的衣料,摸着这块从大上海买来的布料妈满心欢喜,幻想着穿上它的美丽情景。
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带着这块布料到了服装店的门市部,排队等着裁剪裤子。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挨上了号,可是裁衣服的女师傅量量妈的裤长再量量裤料说了一句:“布料不够。”
妈急忙说:“您能给想想办法吗?”她说:“没办法。”就头也不抬地说:“下一个。”
当时妈的心情简直是沮丧透顶。回到家,外祖母看到妈不高兴的样子就安慰我说:“改天找你李阿姨想想办法。”
后来,这条裤子终于做成了,腰是找了一块颜色接近的布料接上的,裤腿上贴了一个边。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人民商场附近开满了大大小小的个体服装店。个体服装商们把南方最新潮的服装带到了淮州,我们过年穿的新衣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逐渐改变了样式呆板、颜色单一的穿衣面貌。
后来大街小巷布满了温州师傅开的服装店,在家门口就能做衣服,方便又快捷。外祖母常感慨地说,终于不用布票买布了,终于不用托人到上海、南京买衣服、买皮鞋了,终于不用排队买衣料、做衣服了。
原来是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穿上新衣服,如今穿新衣服已不是过年的专利了。但是每到春节,妈还是喜欢为家人上街采购新衣。过年买新衣不再是因为缺衣少穿,而是因为过年穿新衣的传统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理念当中,已成为春节的一种文化,成为我们过春节的一种情愫。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过年穿新衣那不是普通的新衣,它是代表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期盼,一个新的祝福!
你们真的是幸福啊。去穿衣吧。
三朵金花像三只蝴蝶飞进房间找衣服去了。
一会儿,童媛媛出来,她的一身高贵而雅致,显得得体大方,让人一看就是个有点身份的人。
接着童青青出来了,她穿着一身花里花俏的服装,虽然是新的,但是看上去还是有点土气,她还小,有新的就行,估计是赵亮亮岳母的眼光。
童蕾蕾还没有出来,童媛媛就喊,蕾蕾好了没有?
“还没呢,还在找呢”
时候不长“你看?”童蕾蕾突然跳到赵亮亮的旁边,希望能够吸引赵亮亮的目光。
大家看了都有点吃惊。
“恩?”赵亮亮转过头望去,只见对童蕾蕾穿一件花瓣飞边装饰的白色薄纱衬衫,下面穿着一套黑色的女性职业套裙。紧身塑形的职业无袖短裙干净利落,成熟的白色低胸开口性感衬衫之外,小巧的立领、灵动的袖飘带,腰部收紧而肩线被修饰得挺拔精巧,完美地调和了童蕾蕾独有的娇美和诱人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