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临安府开城(6/7)

度感到发指与嫌恶。



伯颜今年四十一岁。换句话说,他和文天祥与陆秀夫同年。

“一点都不像蒙古人。”

不论是蒙古人、波斯人亦或是中国人,都是如此评断。伯颜的身材匀称挺拨,脸部轮廊相当深,并拥有一副简直是过度端正之容貌。不论汉语或波斯语都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就身为武将之功绩而言,成就更是已故之史天泽远远不及的。但是话说回来,若是论到战场之上的骁勇及谋略,还是以同僚阿术更胜一筹。尽管如此,史天泽还是推举伯颜为代宋总帅,并且得到忽必烈欣喜认同。因为他确实拥有统领这支由多人种、多民族所组成之百万大军之实力。

“徜若是蒙古人之军队,那么总帅就一定是阿术了。”

忽必烈曾如此评论。

此时伯颜之左右坐满了元军之最高将领。虽然阿术并不在场,但是尚有阿达海、唆都、吕文焕以及范文虎等人。文天祥独自一人在敌将的围绕之下就座,并且坦然地环视着对方。其视线在一点停顿了下来。他的视线停留在吕文焕之身上。文天祥毫无惧意的堂堂开口。

“吕将军,自父祖以来蒙受大宋皇恩浩荡的你,竟然恬不知耻在此向元称臣?”

“…我之所以降元都是为贾似道所害。”

“奸臣贾似道早就被诛杀了,所以说,你再也没有背叛朝廷的借口了,不是吗?”

“晚了三年…不、是两年。”

吕文焕的呻吟仿佛正渗着鲜血一般。

其实吕文焕大有怨恨宋朝朝廷之权利。他曾经连续五年在元军的猛烈攻击之下死守襄阳城,如此之英勇战绩,连身为敌方之元军都感叹不已。直到粮尽援绝开城投降之时,吕文焕还提出了不准杀害兵民之条件,要求元军遵守约定。不论如何地尽忠效力都不会得到回报,了解到这一点之时,吕文焕在气力化成了嘹亮的声音。

“文状元,你的忠诚是得不到回报的。如今大宋之国运已尽,以你之才识,一定会受到天朝(元)之重用与礼遇的。”

“真是不巧,我从未想过任何的报酬。”

文天祥的回答令吕文焕词穷。

吕文焕重新审视着文天祥。文天祥远比吕文焕年轻得多。虽然是个状元,却从未接触过国政相关之机要大事,更别说是在战场上与大敌一较智勇高下。说起来,他不过是个经验不足的文人,是个只知高唱空论却不知现实严酷之黄口小儿。话虽如此,吕文焕在文天祥面前却感到退缩。

此时伯颜开口了,他感觉自己不能不拉吕文焕一把。

“文状元,吕将军的本意也是为你着想。连我都为你感到可惜。你何不投降天朝,投靠我方呢?”

“也行,只要你能办到三个条件。”

“哦,什么条件?”

“第一、火能在水里燃烧。第二、长江由东向西流。第三,太阳从西边升起,由东边落下。只要这三个条件齐了,我便愿意降服于元。”

伯颜刹时眯起双眼。沉默有如无形的冰,他的手按住了座位。就在这一瞬间。

“放肆狂妄也该有个限度吧!”

从座位上跳起来发出怒吼的是阿塔海。蒙古将领们全都站了起来抽出兵器,一片刀光剑影眼看就要逼近文天祥了。汉人诸将顺个个脸色苍白、无言以对。

“你们不能冷静一点吗?别叫汉人给笑话了。”

伯颜的声音不大,但是却如同浇了阵冷水般,让诸将之怒气都平息了下来。

“文丞相,天朝不仅宽大,而且绝对言出必行。倘若你一开始就抱持着不信任之态度,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你们在常州不就打破了不杀之承诺吗?”

常州一役之杀戮,对于伯颜来说实为一大痛处。

“他们实在不应该抵抗的。”

说到底还不是盗贼般之理论,这点伯颜心知肚明。而高唱这样的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只会让文天祥更加轻蔑而已。

“绝对不能让此人给看轻了。”

伯颜察到自己的这个想法之时,不禁吃了一惊。文天祥不过是个来自于即将灭亡国家的降服使者罢了。虽然贵为右丞相兼枢密史,地位可说是尊崇无比,然而手下却连半个能够指挥之兵将都没有。他理应是恐惧得发抖,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才对,然而这股轩鸭子的气慨,以及不可侵犯之威仪,究竟从何而来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