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部队前来缉拿二王。
“可恶的家伙,居然不要脸地成为侵略者的走狗,还来拘捕自己的旧主!”
愤恨不已的张世杰转过身去,打算冲入元军之中杀个痛快,但是却为陆秀夫制止。
“张全那种小人,只要宋朝能够成功地复兴,什么时候都能够加以诛杀。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守护二王抵达温州。”
如果不能到达温州的话,就无法从海路集结各路同志。像这般地在山中逞强示勇根本毫无意义。这样的道理,性格刚烈的张世杰完全能够理解,于是便守在队伍的最后面,保护众人前进。
逃的一方拼命,迫在后面的张全也拼着命。因为元军贴出了告示,只要擒得二王,就能因功封赏为!万户侯。张全可不打算永远地屈居于范文虎麾下。
一心一意追捕着猎物的张全,根本想像不到自己正被什么人给盯住了。他攀着树木及藤蔓爬上了断崖上的小径。远远的山下似乎传来了溪流般的水声。前方隐约可见二王一行之士兵胄甲及宫女服饰所闪耀出来的光芒。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后方之动态。忽然之间。一条黑影划破风中从张全的头顶落下。
接下来,只听到一声长长的惨叫,张全和黑影便纠缠在一起跌落至溪流之中。
张全的部下慌慌张张地停止对二王之追逐,转而搜寻掉入溪中的主将。好不容易沿着断崖之小径下到溪谷,众人叫喊着主将的名字,并且四处寻找了片刻,接着终于发现在水中载浮载沉的张全身体。只有身体而已。他的头不知道掉落至何处而不见踪影。血水已被溪流冲洗干净,因此颈部的平整切口看起来是白色的。
张全的部下个个战栗不已,并且惊慌失措地达成协议。不论是多么丰厚的悬赏,在失去了指挥官的情况下继续深追的话实在过于冒险。元兵决定暂且撤回。目送着这些元兵离去之后,一个男子的脸从水中岩石的阴影处冒了出来。
“还是死不了吗?没想到要死还真不容易啊!”这个浑身淌着水滴如此自嘲的男子就是郑虎臣。
完全不知张全横死,二王一行继续沿着山路前进。根据《宋史》所述,这段山中逃难之行持续了七日。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二王一行总算抵达温州。
温州市正好面对着瓯江,是个通达外海的港口都市。由于气候温暖,因此在唐代之时便被命名为温州。茶叶、蜜柑、竹子等等之买卖相当知名。
这里有座名为江心寺的寺庙。它是一间和宋朝颇有渊源之寺庙。那是距离此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的事情。宋朝高宗皇帝被渡过长江南下的金兵追击之时,曾经短暂地藏身于寺中。后来幸得韩世忠、岳飞等等“抗金名将”之反击,将金兵驱逐回长江以北,高宗皇帝才得以回归临安。由于这段插曲,江心寺从此以后便成了所谓的吉祥之地,而极为闻名。二王一行在此寺中再次宣誓“复兴宋朝”之志,并且向各地广发檄文,招募勤王军队。
经过五日左右的休养,山中行之疲惫已差不多回复之际,陆秀夫提出了建议。温州虽为良港,但是土地狭小,无法集结大军。不如南下以福州为根据地。
临安府开城投降之前,陈宜中为右丞相,而陆秀夫只不过是个礼部待部。丞相和地方首长之间的地位差了一截。馀此之外,在年龄方面也是陈宝中稍长。
尽管如此,陈宜中却有种被陆秀夫压倒之感觉。虽然来到二王身旁效力,但是临安府投降之前的逃亡所造成的自卑感始终都存在。张世杰等人嘴里不说,但是脸上却仿佛写着“事到如今你还来做什么?”之表情。陆秀夫仍是一贯地谦恭有礼,只是内心不知想法如何,陈宜中不觉在心中臆测了起来。
到达温州之后,陈宜中注意到一件事情。仅次于张世杰的猛将刘师勇不见了。这个人应该不是个会降服于元军的人,所以特别询问了他的下落,岂料得到的,回答竟是“醉死了”
“真是太可惜了。”
陆秀夫以沉痛的表情说道。
陈宜中回忆起当初听到常州陷落以及大屠杀消息时的情形。那个时候陈宜中当然也对元军之残酷感到战栗不已,接下来又听到刘师勇等四位将军拼死奋战的义举,更是忍不住地发出叹息。不止是单纯的感慨而已,陈宜中还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并且不知不觉地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