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自己听的。
当他们同在王立学院的时候,少年们曾经趾高气扬地彼此说着自己的未来。他们说,卡尔曼当皇帝;而蒙契尔当金鸦国公、兼首席选帝国公;至于利德宛则随兴之所至,周游于列国,当卡尔曼有难时,立刻就赶来救助。在那个时候,三个少年们都相信,所谓的未来便是无限量之可能性的同义辞,而且也都深信人生的春天之后,紧接着便是人生的夏天。如今,他们确实都正迎向耀眼的盛夏,在这一片鲜红的烈日之下。迟早有一天,属于他们人生中的和缓秋天也终将会到来。
Ⅳ
兹鲁纳格拉王国的求和使者从王宫中出发后,于六月十日这一天来到马法尔的阵营。由六个人所组成的这个使者团,在西比伍伯爵的率领之下,身上没有任何配剑,也没有携带一兵一卒地来到了马法尔的阵营。他们身上所穿的并非战袍,而是宫廷用的礼服,令人产生一种距离战争相当遥远的感觉。这六个人面对敌国皇帝恭恭谨谨地行了一个礼:
“皇帝陛下,我兹鲁纳格拉究竟有何过错,让贵国一定得发兵呢?”
这话一说出来,显示这六个人的确尽了最大的勇气,企图以热切的抗辩来促使卡尔曼改变初衷。马法尔皇帝一面让对方慷慨激昂地讲演,内心则一面开始数数儿,数到将近一千的时候,对方好不容易说完,卡尔曼却只淡然地说了这么几句话:
“兹鲁纳格拉只有一个过错,那就是国土与我马法尔帝国有交界。如今出兵便是要惩罚这个过错。这样的回答你们满意吗?”
“这、这不是太无理了吗…!”
就算再怎么能言善道的人,遇着卡尔曼如此的论调,大概也无法反驳吧。卡尔曼于是对着这群无言以对的使者们淡淡地笑了笑:
“这是开玩笑的。不过就刚刚那么一句话,你们大概也可以知道我卡尔曼是个凶残霸道的人了。如果想来向我请求慈悲或通融都是没有用的。劝你们还是快快回国,看是要投降或者抵抗,赶紧想个好法子吧!”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马失前蹄,人有失算吧;开始前来求和时,兹鲁纳格拉的使者们整齐一致的出现在马法尔皇帝面前,此时却惊慌失措地作鸟兽散。不过他们来此求和的时候,还背负着另一个任务,就是拖延与马法尔军交涉的时间,好让敌方暂时停下侵略的脚步。不过卡尔曼怎可能上了他们这种小当。皇帝传令给近卫军的士兵,让他们把兹鲁纳格拉的使者们带走,强迫他们上马,然后将他们绑在马鞍上,用长有荆棘的灌木树枝鞭打马的屁股。于是在一阵混杂着失望的叫喊和哀号声中,这六名使者在一片飞扬的尘土里走远了。
虽然马法尔军和耶鲁迪军合计起来,总人数有三十二万五千名之多,但是在卡尔曼的眼里,其中的十二万,也就是耶鲁迪军与金鸦公国军其实是潜在的敌军。所以,尽管兹鲁纳格拉人对联合军的人数之多感到畏惧,但是卡尔曼对于本身的有利条件并不是那么确信。虽然明知如此,却仍然将潜在的敌军迎进自己的阵营中,这其实是卡尔曼本身的霸气使然。
在最后的那一瞬间,耶鲁迪军的獠牙究竟会朝向哪个阵营呢?这个猜测让人不禁感到战栗,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耶鲁迪军总是会靠向占有优势的那一边。所以在这场战役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让耶鲁迪军有机可乘,只要把耶鲁迪拉进来,成为征服兹鲁纳格拉的共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