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七章 怪wu、天灾?
逍遥的日子过起来永远嫌少。到了1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习惯的打开电脑准备上课时,发现课程已经全bu中断了。屏幕上的通告写着黄se警戒状态,要求我们都待在宿舍里不要离开,有特别行动任务。
我们gen本怀疑这是突击演习,在揣测和不安中过了一个上午。中午到食堂吃饭时,副校长赶来发表讲话,证实了确实有特别任务。见下面议论声一片,他还特别qiang调了不是演习,确实是黄se警戒状态。然后把各系各楼的学生干bu召集过去开小会。
这个样子,我们就实在没什么心情吃饭。高年纪的倒是劝我们多吃些,说是这样的任务他们也曾参加过,来得莫名其妙去得也莫名其妙,但中间过程都比较漫长,需要足够的ti力支持。说完了又说,这次居然连一年级的也要动员,不知dao是怎样的任务。
“南京没有城防bu队了吗?为什么会动员军校生,而且听你们这样说,还时常有这样的事?”谭康问。
“很简单,因为学生更容易控制和保密。而且动员费用更低,哈哈。”我们楼长很夸张的大声笑dao。
我们就an照军训时的编组集合。an照GDI军中编制条令,学生军的步兵编制单位为7人组成1小队;5小队组成1中队;5中队组成1大队。我们学校这样级别的设一个新兵支队,gen据人员多少不同,大队数量也就有所不同。此次一共chu动了10个大队,1300多人。其中新学员占一半,由老学员当各队的领导带着行动。
GDI这个组织的成立,说起来还是很了不起的。总的来说,ju有相当的超前xing。创始人司徒王参与制定了大bu分的规范化条款,从个人的积分升迁降职到伙食标准的pei备都有详细的条文可以遵循。半个世纪以来,这些条款都没有怎么落时,反而因为其实用xing,已经逐渐成为GDI人员脑中的不可推翻的定律。比如说,我们这样一个步兵战斗小队,应付各zhong情况应有怎样的编成,就有5条之多。想要自创一tao自己的编成方法,立即会与友军发生激烈的不兼容现象,所以大家也就不作无谓的努力了。
我们3大队2中队第2小队,an照军训编组(那就是严格an照条例编的)组合整队后,就来到校装备库领武qi。小队的编制是2名机枪手、1个工兵、1个火焰兵和3个狙击手。这是对付天灾的标准pei置。我、谭康和郭光都是狙击手…当然,那是因为军训时这么分的,不见得我们就适合这个岗位。这次拿的装备是轻型装备,没有防弹衣等防护用ju。机枪手和工兵都发了突击步枪,火焰手的气瓶倒是多发了一个。我们拿到的是CK-39式短guan狙击步枪,枪长1。02米,使用普通火药子弹,she1程700米。这zhong装备也是典型的对付天灾的:比较轻,容易在打击对方中自己快速移动。
手里拿着有子弹的枪并不让我们觉得更安全。相反,我们怎么都觉得比不发子弹的国庆保卫工作要危险得多。我们1、2、3大队一起行动,装甲车队经过长江大桥时,已经可以看到江浦一带的nong1烟。再走10分钟路程,就可以听到细微而激烈的枪声。不一会,装甲车开到了乡村小dao上,颠簸了20多分钟停下了。
我们chu来一看,在一个貌似什么研究机构的大门上。这里也没什么标志,但大门居然修成了古城墙那么高,还是三面环抱的,简直是有些夸张。对面也没有什么建筑,就是一片树林。大门的每一边墙都有100来米长,修得跟水坝似的,足有10米来宽。我们的装甲车就停在后边,前面还宽敞得很。
大队长一声哨响,拿着喇叭给大家下任务:“我们的任务是jian守这个阵地,不让敌人突围。”
这里人都没有一个,守什么?我几乎可以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