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5.告别大雁(2/2)

1909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的风格”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男孩望外地呼起来,他把老雁阿卡搂在怀里。别的大雁也都围了上来,用嘴喙在他去,在他边挤来挤去。他们叽叽呱呱鸣叫不停,似乎都在讲他们的由衷祝贺。他也嘴不停地对他们说着话,谢他们带着他作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于是男该站起来,走到领雁阿卡面前。他抚着她,还轻轻地拍拍她。在这以后,他又依次抚和轻拍那些从最起初就同他在一起的老雁,像亚克西和卡克西啦,科尔和奈利亚啦,还有库西和维茜。

那群大雁排列对称,队形整齐,他们飞翔得非常快,他们翅膀挥动得健有力。男孩脉脉情地目送着他们远去,心里无限惆怅,似乎在盼望能够再一次变成一个名叫大拇指儿的小人儿,再跟随着雁群飞过陆地和海洋,遨游各地。

他踏上堤岸以后,又转过去观看那些朝向大海飞去的鸟群。所有鸟群都发鸣叫,彼伏此起,呼应不绝。惟独有一群大雁却悄然无声地朝前飞去。男孩站在那里目送他们远去。



1897年,拉格洛夫在瑞典中的法隆市定居。1906年应瑞典一位小学校长的请求,答应写一本适合儿童读的书。年近50岁的作家,为了搜集有关资料,忍受着疾带来的大痛苦,跋山涉,在全国行实地考查。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直译为《尼尔斯·豪格尔森传奇般地周游瑞典》)。这作品使作家从此与安徒生齐名。

尔玛·拉格洛夫(SelmaLagerlof,1858-1940)瑞典女作家。生于瑞典西韦姆兰省玛卡村的贵族军官家。3岁时因下肢疾患,行走艰难,主要靠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了大量的童话、神州的民间传说等。

。这时候男孩一动不动地静坐着,她就敢飞得离他近一些。蓦地,那熟悉的影使她豁然开朗,她终于看清楚并认准了他是谁。她便降落在靠着他边的一个小岬上。

可是大雁们骤然都异样地沉静下来,而且从他边缩了回去。他们警觉起来了,似乎想说:“要小心哪,他不是那个大拇指儿啦,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呀,他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了解他呀。”

关于本书

然后,他就离开海岸往内陆走去,因为他知鸟类的悲伤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他想趁他们还在为失去了他而伤心难过的时候赶快离开他们。

1882年,拉格洛夫首都斯德哥尔皇室女师范学院学习,受到科学的洗礼。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哲学、神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毕业后担任小学地理老师达10年之久,并于业余从事写作。1891年,第一长篇小说问世,受到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兰兑斯的赏识,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了优秀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1894)、《昆加哈拉的王后们》(1899)、长篇小说《伪基督的奇迹》(1897)和《耶路撒冷》(1901-1902)等。《耶路撒冷》被称为达到艺术最境界的“国家的史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