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笑了,抬头看了看天。天上的红光已散,白亮亮的天很高很冷。"怎回事呢?"老人问。
"夜里风大,就是把街门搬了走,咱们也不会知道!进来吧,爷爷!这儿冷!"瑞宣替祖父把门内的一堆柴棍儿抱了进来。
"谁干的呢?好大胆子!一对门环能值几个钱呢?"老人一边往院中走,一边叨唠。
"铜铁都顶值钱,现在不是打仗哪吗?"瑞宣搭讪着把柴火送到厨房去。
老人和韵梅开始讨论这件事。瑞宣藏到自己的屋中去。屋中的暖而不大好闻的气儿使他想再躺下睡一会儿,可是他不能再放心的睡觉,那对丢失了的门环教他觉到寒冷,比今天的天气还冷。不便对祖父明说,他可是已从富善先生那里得到可靠的情报,日本军部已委派许多日本的经济学家研究战时的经济——往真切里说,便是研究怎样抢劫华北的资源。日本攻陷了华北许多城市与地方,而并没有赚着钱;现代的战争是谁肯多往外扔掷金钱,谁才能打胜的。不错,日本人可以在攻陷的地带多卖日本货。可是,战事影响到国内的生产,而运到中国来的货物又恰好只能换回去他们自己发行的,一个铜板不值的伪钞。况且,战争还没有结束的希望,越打就越赔钱。所以他们必须马上抢劫。他们须抢粮,抢煤,抢铜铁,以及一切可以伸手就拿到的东西。尽管这样,他们还不见得就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因为华北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也没有够用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他们打胜了仗,而赔了本儿。因此,军人们想起来经济学家们,教他们给想点石成金的方法。
乘着一夜的狂风,偷去铜的和铁的门环,瑞宣想,恐怕就是日本经济学家的抢劫计划的第一炮。这个想法若搁在平日,瑞宣必定以为自己是浅薄无聊。今天,他可是郑重其事的在那儿思索,而丝毫不觉得这个结论有什么可笑。他知道,日本的确有不少的经济学家,但是,战争是消灭学术的,炮火的放射是把金钱打入大海里的愚蠢的把戏。谁也不能把钱扔在海里,而同时还保存着它。日本人口口声声的说,日本是"没有"的国家,而中国是"有"的国家。这是最大的错误。不错,中国的确是很大很大;可是它的人也特别多呀。它以农立国,而没有够用的粮食。中国"没有",日本"有"。不过,日本把它的"有"都玩了炮火,它便变成了"没有"。于是,它只好抢劫"没有"的中国。抢什么呢?门环——门环也是好的,至少它们教日本的经济学者交一交差。再说,学者们既在军阀手下讨饭吃,他们便也须在学术之外,去学一学那夸大喜功的军人们——军人们,那本来渺小而愿装出伟大的样子的军人们,每逢作一件事,无论是多么小的事,都要有点戏剧性,好把屁大的事情弄得有声有色。学者们也学会这招数,所以在一夜狂风里,使北平的人们都失去了门环,而使祁老人惊讶称奇。
这可并不只是可笑的事,瑞宣告诉自己。日本人既因玩弄炮火与战争,把自己由"有"而变为"没有",他们必会用极精密的计划与方法,无微不至的去抢劫。他们的心狠,会刮去华北的一层地皮,会把成千论万的人活活饿死。再加上汉奸们的甘心为虎作伥,日本人要五百万石粮,汉奸们也许要搜括出一千万石,好博得日本人的欢心。这样,华北的人民会在不久就死去一大半!假若这成为事实,他自己怎么办呢?他不肯离开家,就是为养活着一家大小。可是,等到日本人的抢劫计划施展开,他有什么方法教他们都不至于饿死呢?
是的,人到了挨饿的时候就会拚命的。日本人去抢粮食,也许会引起人民的坚决的抵抗。那样,沦陷了的地方便可以因保存粮食而武装起来。这是好事。可是,北平并不产粮,北平人又宁可挨饿也不去拚命。北平只会陪着别人死,而决不挣扎。瑞宣自己便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