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章哥大五人组再次到来(2/2)

跟石磨一个造型,度也跟石磨差不多,不过直径石磨大了很多,也分片和下片,不过外圈是用竹丝编起来的,间是填实的黄泥,黄泥后变成一个土磨

这边拿着刷把将礌的扬尘全刷去。

:“你先去拎两桶黄泥!粽粑芋简单的,把那边的那堆席净!”

李君阁说:“那你指挥!我们从哪里开始?”

木架,这是用来摔打稻禾的工,形状如同一架小木梯。

李君阁笑:“正好,来几把镰刀,他们要玩纯手工!”

净,检查了一下,说:“好些年没用了,有些齿得换掉,这里,还有这里这里,要补泥,娃你照着别的齿的样,给这些都补。”

一边刷礌的齿,一边说:“可别小看这玩意儿,老时间里,第一等的人家家里有,有石碾,有碾场,他们碾米是用拉石碾。”

“三等人家,是用礌了,家里最穷的,那直接用碓窝舂了。”

笑眯眯地看着一敞坝的工,说:“思齐你去吧,娃们我来教好了,好些家伙事娃都不会使,更别说粽粑跟芋了。”

将木架斜搭在绊桶里边,健壮的男人们双手握住一把割好的稻禾,两人一组,并排而立,举起双臂,将手的稻谷狠狠地摔在面前的木架,经此一“绊”稻粒立即簌簌落下,桶内。

见到几人回来老爸抱怨:“好嘛!家里啥小农机都置办齐全了,你们又要玩手工,这不是折腾嘛!这些东西你们自己收拾。我去梯田那边准备准备,下午亲家母要带着人来村里,明天开始收梯田,我跟你大伯还得去那边招呼着!”

拎着几把镰刀,李君阁先将俩妹崽和白婶送到四爷爷那里,拉着没歇脚的粽粑和芋:“走,今天有得活!”

绊桶有小半人,李君阁害怕弯腰闪失,赶将刷把接过来,将绊桶里外里刷得净。

李君阁,这不同的加工工,对稻米的加工量是不一样的,用什么工,直接反应家里有多少地,收了多少谷。因此打米的工,能直接说明家里的经济情况。

接着说:“二等人家,家里是撵槽,老长一个石槽,面用绳挂着石磙,两个人分别站在两,来回推动石磙,将谷壳脱掉。”

挡席,是在绊桶一端的大席,用来遮挡飞溅的谷粒。

李君阁怪:“我们家不是有石磨吗?嘛还要用这个碾米?我看造型都一样啊?”

这时哥大二人组将席净回来了,指挥他们将席晾,又去刷收稻三件

跑超市里翻了好一阵,才翻来几把镰刀,哈哈笑:“来来来,库底货,都拿走!现在谁还手工收稻?小农机突突突没一会儿搞定了!”

绊桶,是一靠人力作,将谷粒从稻穗脱下来的工,像一个无盖的宽底窄的大斗,边四角各有一块伸来的用于抓手的木板,很像四只耳朵。底还有两块木板,方便在稻田泥地里行。

:“谷一过石磨,那成米粉了,石磨牙齿太!这个不会,能把米脱来又不伤米。竹和泥没有石,是齿容易损坏,得经常保养才行。”

:“那个叫礌!是碾米脱壳用的,不过好些年没用了,要用黄泥修补修补。”

李君阁笑:“这叫生活验懂不?走了啊,回去还有一大堆东西要收拾呢!”

哈还有俩妹崽,都来了?”

粽粑经常带着娃们来小超市买东西,跟二很熟悉,跟他拥抱:“哈哈哈,二!我们是来收试验田的稻的!”

夹川老话里“绊”是“摔”的意思。

李君阁,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杠杠的。

两人颠地抱着竹席去鱼塘边刷席去了。

李君阁看着一地的家伙也有些麻爪:“,别说使,有些我都没见过,那个泥家伙是啥?”

将礌翻开,李君阁发现,礌里边同样有磨齿,不过磨齿非常巧,是一竹篾,竹篾周围同样封固着黄泥,看着这玩意儿,居然还给人一手工的

等到李君阁挑着两桶黄泥回来,对李君阁说:“把礌打开来,看看礌齿还是好的不,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回到家,老爸已经将手工收稻的东西都翻来了。

所谓收稻三件,是绊桶,挡席,木架。

这东西李君阁见过,在大伯家有,碾有半人,碾场都碾来了,小时候李君阁没少在面爬爬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