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包涵。”
说着就叫了几个人到下面收钱。乡亲们却越发的起哄起来。还有几个人像是在闹事,喊道“妈个把子的,不是说五元钱吗,咋又涨了。”
“老子不给钱就看,看你们这些南蛮子能怎么着。”
“不就是看个B么,咋这么贵。”
起哄的人越来越多,本来想给钱再看的人也不想给钱了。老板看一下子收拾不了局势,这样的局面似乎见的多了,却不慌乱,也不争辩,只是回到了后台。
有一个人再从后台出来时却几乎没有人敢再说话了。却看那人一身的肥肉,满脸的胡子,一看就不是好惹的。确实是这样,他外号叫“大膘子”是乡里的一霸。
大膘子刚走到前台就嚷道“咋的啦,咋的啦。人家不在家里过年,大老远的让你们看表演容易吗?想看B不要钱,看你老娘的去。”
指着台下的一个人就骂“你个小杂种刚才是你说的吧,乡里乡亲的,竟丢老子的面子。给我哄出去。”
这么说着,下面真有人把那个小青年给撵走了。
这一招真起了杀一警百的作用。再收钱时,有人想看的就乖乖的交了钱,舍不得花钱的就走了出去。
这马土山也是一个舍不得花的主。俗话说,上门的女婿不好当。在白家他简直是做牛做马,辛苦挣来的钱还被老婆管着。心想,今天虽然弄了不少钱,大部分还得交给老婆。剩下的一部分是留给自己过年用的,况且那些私房钱还是自己提着心,吊着胆,缺斤短两弄来的,可不能花在这些骚女人身上。看一看就要十块钱,真是不值得的。自己的老婆虽然土气了些,但也不比他们差,又不用花钱,…小商贩的脑袋瓜就这么精打细算着,看到有人来收他的钱时,就走了出去。刚走出去不久,就听到了棚子里传出来的喝彩声,估计是把衣服给脱了,真想拐回去。最后还是耐住了性子,继续向前走。
和这乡东头遥遥相对的是乡西头,也是有个热闹的地儿。那里正在演一场大戏《朝阳沟》讲的是刚建国的时候,一对青年男女为了祖国,为了四化而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扎根农村的事。这样的戏很受乡亲的喜欢。
但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除了从大树杈上的那两个扩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演员那抑扬顿挫的声音,整个戏场上有小商小贩吆喝的声,有小孩的哭闹声,有那些个农村妇女唧唧喳喳声,还有狗叫声,马吼声,还有拖拉机的声音,那热闹的势头,仿佛把这天都能给震下来。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仿佛这春天提前来了。这样的戏老人们是看过许多次,但仍瞧的不亦乐乎。而有些年轻人似乎无法领会到这戏剧的独特魅力,但又舍不得走就在人群来回溜达着。
因为来晚了白老汉没有找到看戏的好位置,看那边的土墩上有几个人站着,还能挤的下自己就凑了过去。尽管在上面的那些人不愿意。但是一听那熟悉的声音,戏瘾就上来了,拉下老脸硬是挤了上去。
前面的人太多了,站在土墩上也只能看到舞台的上半面。就立了脚才算看清了,银环的婆婆正唱到精彩处:“亲家母,你坐下咱俩随便拉一拉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山沟地大西瓜自从银环离开家知道你心里常牵挂出门没有带被子失急慌张离开家你到她家看一看铺地什么盖地什么做了一床新铺盖新里新表新棉花在家没有下过地一次锄把也没有拿…”
演员表演的很到位,看的白老汉心里直乐和。但是脚却再也撑不住了。刚好有人在挤他,白老汉一下子就被挤了下来。
白老汉不服,还想上去。却感觉不对劲了,袄上被人无端的拉开了一道口子。虽然这件袄已有几处破了,但这口子是明显被新拉开的。再往袄里面一摸不禁大惊失色,他卖蘑菇的钱不见了。那可是他辛苦争来的八百多块啊!
白老汉的说哆嗦着,又拉了土蹲上的人拽住就问“我的钱丢了,你见我的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