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仍然在运转的阵法,不远处,村庄茅舍上飘着火焰,风助火势,橘红色的光芒不断向外蔓延,黑灰弥漫的上空。
后来,如同所有俗套的故事一样,在旅途中,两人朝夕相处,墨氏女不同世事,少年耐心坚毅,他们自然而然的相爱了,成亲,寻了一处山明水秀,比故乡更美的地方,住了下来。
这时候,少年已经变成了青年,而墨氏女,则成了他的妻子。
在丈夫的劝说下,墨氏女渐渐开始了和外人的交往,虽然他们还是独立居住在人群之外,她却不反对经常出去走走,和别人聊聊天。
依旧是个小小的村落,人们聚族而居,屋外,母鸡带着雏鸡在地上奋力啄食,田畦间春韭油绿,稻花飘香。
有一天,村中的大婶带着探究的眼神,好奇的询问她:“你们成亲恁般久了,怎地现在还没有孩子?”
孩子?是了,两个人在一起之后,是应该有孩子的。
墨氏女恍然,但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复这些问题,周围的女人们毫不掩饰的打量着她,无数道目光赤/裸裸的在她腹部逡巡,令人无所遁形。
如芒在背。
大婶见她不开口,又围绕着这个问题反复絮叨,每一个字都像锥子扎在她心上。
墨氏女霍的站起来,果盘被她的衣袂带翻,瓜子花生滚落第一,众女一时都没了声音。
她面色森然,拂袖离开。
在她背后,旁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道:“瞧着一副大小姐的样子,其实根本是个穷酸,也不知哪来恁般大的脾气。”
“是啊,她相公多厉害的人,却连家事都要亲力亲为,不能理家的媳妇,娶了有甚用?”
“何止不能理家,根本就是不能下蛋的母鸡。”
“嘻嘻嘻”
“哈哈哈”
女人们凑在一起,开心的笑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高兴的神情。
那一天回到家,墨氏女没有点灯,独自对墙枯坐了许久。
也是从那天开始,她不能生育的流言在附近这片土地上,慢慢的流传开来。
到最后,终于流传到了丈夫的耳朵里。
青年诚恳的安慰她,还为妻子寻来位妇科圣手,悉心诊治。
可令人无比绝望的是,那一把白胡子的老头在她面前说了 “慢慢调养便可无碍”后,转头就告诉青年:“尊夫人身子有损,今生怕是难以有孕。”
晴天霹雳也莫过于此了吧,墨氏女知道,青年是喜欢孩子的,每次他进村时,都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家的儿女。
大夫建议他为子嗣纳妾,但出人意料,在听到这些话之后,一向温和的他大发雷霆。
“先生不必说了,曾某这辈子都绝不会有第二个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