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p123第一行“盾”前应该加“矛”
12、p140倒数第二行“靠严格”后加“促”
1、p5一行“尝”应该是“常”
在《忆旧篇》的回忆文章很有地方文史资料价值。谈到了在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家情况,以及他们的命运悲
,对个人的坎坷经历也有不少文笔,突显了他面对困难的那
不屈不挠的奋斗
神,那
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都很鼓舞人心。文章里反映的那些纯真的朋友情,亲人情都
现了作者的真诚、纯朴、重情、
情、助人、
恩的优秀人品。
2、p6第二段,第二行“个”应该是“过”
13、p175第二段第十行“宜宾”后面加“地区”更准确。
9、p95第六、八行“的”应该是“得”
《教育篇》中的《课堂提问技能探微》是一篇既有理论,又有可
作
的论文。他把课堂提问作了比较完整的定义,及阐述。文中认为:“课堂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
专门的心智技能。”“既是推动课堂教学前
的动力,也是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提问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还对提问的设计提
了要求:目的明确,选准突破
,分层降低难度。还谈到了课堂提问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有的教学
理机智。提问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归纳、评价,确认、总结知识的过程。文中还谈到对学生的尊重,礼貌用语的运用,以及带来的
育教育。
附:勘误
4、p11倒数第三行“乓”的枪声,应该改“啪”更恰当。
以理服人,还原历史文化,和文字的真实面目。他的文笔有些鲁迅杂文的犀利,也有邓小平文章的简洁通白,实话实说,开门见山,直达问题的要害。在《谈
不同意见》一文中,结尾
分,他说:“那些‘建房
、搬砖
的人’(劳动者)能都住在两居室里,或者更好。”语气虽然有些勉
和无奈,但也表达了他“安得广厦千万间”的
民之情。他对与之商榷的自大和傲视他的人
,也抱平常心,无所畏惧,与之笔战,辩明是非,以文
友,以文
心。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广博的文史知识的积累,并能
会贯通,很有自如运用文字的驾驭能力。
3、p10第十六行“”应该是“实”
7、p57倒数一行“个”应该是“其”
6、p18第六段,第二行“舵”应该是“桨”
14、P182第十行“安德华”应改为“安德森”或“安智华”
5、p11最后一行“园”应该是“圆”
祝愿:此书一跬步,人生一大步!
11、p123第三行“一”改为“些”更恰当。
8、p77第二段倒数一行“幺”应该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