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八十九章埋人三部曲上(2/2)

山东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基本结束了。皇帝的同意之后,陈燮立刻着手整顿山东卫所。本来还有个南直隶的大河卫,陈燮是在是够不着。卫所有大量的土地在军官的手里,这一次陈燮接着这个机会,上上下下的军官都了个净。土地自然到手,由专人打理。军还是军,不过不用再当兵了,安心田,地租降到三成五。负责农业这一块的负责人,带着军利,挖井,费用都是从罚没的钱财里来。

在卫所这个问题上,朱由检和陈燮之间,其实是一个默契的结果。陈燮惦记要在运河上收费呢,这个事情朱由检可是记的很清楚的,不然也不能把卫所的事情都给陈燮理。皇帝再信任一个官员,也都是有度的。

山东的事情,居然就没人提了,孔家的问题,也没人去提。最后还是陈燮联合察司、布政司上奏:圣人门第,不可没落。可从罚金之中拨款一些,由彼等安家,另选继承人,官府面帮助孔家恢复门第。

赶上五十万的银圆的汇票到手,听说山东地方恢复了平静,心情大好的朱由检,意外的同意了这次建议。并表示,有司可设条例,以待日后有据可查。意思是,抄家是必须的,罚金换一条命也是必须的,该罚多少,你得有个标准。但是,是否照这一次的例来,还得由皇帝来决定,不可作为常例。意思就是,规则可以搞来,是否照这个规则来,标准在皇帝的手里掌握着。这一招来,虽然说皇权还在发挥主要作用,但已经被砸一个

兜了一个大圈,最后给了陈燮这么一个好,还是看在陈燮带兵厉害的面上。朱由检小气吧啦的一面,暴无遗了。陈燮兜了一圈,要的不就是这个么?接着旱情的机会,山东官场上下,都给收拾了一顿。两个府的官员,基本上都被装了去。关键是卫所的权利,陈燮拿到手了,这一下整条运河,都在陈燮的手上。

内阁来了个阁老,不过不是孔贞运,而是贺逢圣。安置孔家的费用,陈燮倒是一都不耽误,拨款一万银圆,粮两千石。这么合,贺逢圣也很满意。R1152

这么一个置,山东官场要员们,除去自杀的都指挥使,其他人都没掉一。这样的置结果,山东地方自然弹冠相庆,总算是保住了自己的饭碗。

为,兖州之事,巡抚、布政司、察司,皆有失察之责。念彼等事果断,善后及时,不以重责。暂时留任,以观后效,再有事发,两罪并罚。都指挥使XX,兖州分巡,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人虽死,不能脱其罪,责成山东地方抄家,女眷充为官ji。

朱由检很脆,一事不烦二主,孔家的妇孺是陈燮救的,一些贪官的罚金还没收上来的,全由陈燮代转给孔家。另立家主一事,也由陈燮代为选定,择日举行仪式,上奏审批。

这一份奏折到了京师,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文武百官意外众一声,支持陈燮的建议。朱由检看在抄家罚金的面上,思之再三,勉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百官纷纷上奏,称颂君父之德,不亚尧舜。并恳请,今后非谋反大罪,皆效此例。

陈燮从兖州回来,看见这个置结果之后,还是上奏一份,称:一以死逃罪者,念其尚有羞耻之心,抄家、罚金即可,女眷发还祖籍,可彰君父之德。

一番梳理折腾下来,山东运河沿岸尽数落到陈燮手里。沿途的百、巡检等等官员,全都换上登州营的军官,任城卫、平山卫的官兵,也都换成了山东的新兵。

这份奏折到了京师,陈燮再次受到了百官的好评。之前那些弹劾陈燮的家伙,突然换了一张嘴脸,往死里夸陈燮。朱由检这一次很脆的照准了陈燮的意思,不过加了一条,卫所整顿之事,由陈燮负责。到卫所官员的问题,由陈燮推荐至兵

陈燮很认真的写了个长奏折,先说漕运卫所废弛,可借机整治,为日后整顿卫所积累经验。接着说山东两府官员一案,牵扯众多,当由厂卫接手善后。再说孔家的事情,还是要礼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员下来主持,地方置名不正言不顺,还是扛着君父的名义下来的官员比较有说服力。到钱粮,山东地方可以担负。最后说到官员,吏、兵,应尽选派官员下来接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