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八章我要看书......(2/2)

刘健瞥了方应,没多说什么便退回去了。此后侍从大臣之首徐溥徐学士又场了,对天:“关于先皇实录编纂之事,臣拟定编纂官名录在此,奏请陛下圣裁。”

ps:晚上再继续写,不定几发。求月票啊,忽然很伤啊,求一次少一次啊…这本书不知还能求几次

总而言之,这次实录编纂机会,绝对不容错过,除非父亲放弃阁的梦想。想至此,方应抬起来,望向天手里的名录。这份名单是徐溥拟定奏的,里面会不会有父亲的名字?

前文里也介绍过,在朝廷里编书修书可不同于后世,那都是重大政治事务。更别说修实录了,绝对是朝廷里最尖最端的工作。

如果看看大明内阁大学士的履历,凡是曾经经历过新旧替时期,那几乎没有不参加修实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修实录也是一阁候补资格的承认。

更通俗的说,修实录就是词臣清最镀金的资历,一个学士修完实录就能内阁,一个普通编修参加修实录就能当学士…至于外朝官员,是别想手这么大上工作的,实录编纂基本是要被翰苑词臣垄断。

方应在心里默默盘算,成化天朱见在位二十三年,算是比较长了,实录肯定也短不了,至少要修个几年才能结束。

若有所思的。方应见此暗暗汗,幸亏自己今天混文华殿了,不然汪太监若是在这儿被坑了,事后又要另费一番大力气补救。

自己太年轻,声望虽然大但也不是学问方面的声望,大概没资格参与修实录,但自己的父亲却完全备这个资格,甚至还可以比普通编纂官更

再说刘前辈号称足智多谋,看问题就是如此一?岂不闻一面两看的理。这又何尝不是陛下彰示宽厚的机会?若万家人确实没有犯国法,陛下大可再放掉人。亦会成仁厚谈;若万家人确实犯了国法,也是罪有应得!”

所谓实录,不必赘言介绍,稍有了解的都知意味着什么,反正每个皇帝登基后都要给先皇修实录。而且在大明朝有个特,不重修史但却重视实录,历代皇帝实录在大明有特殊的意义。

于是方应果断履行了职责,列奏:“汪直捉拿万家余孽,此乃人臣之本分,又是循法行事,有何不妥?至于最后如何置万家人,全之于陛下之手。吾辈又何必多余置喙?

唔…天,还是方应说的更符合自己心思,也更有可。别人讲大理甚多,却说不行事的章法。

人或许会以为受陛下指使。最后只怕要陷君上于不义。让天下人以为陛下心狭隘、不能容人。”

如果自己父亲方清之参与修实录,几年之后修完,正好平平安安、顺理成章速升迁一次。最起码也是六堂官起步了,运气逆天了阁也不是没可能。

实录?方应听到这两个字,立刻竖起了耳朵,集中神细听,因为实录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