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六十四章 猪队友
方应wu说了请祝允明继续,但却没得到回应,却见此刻祝允明正在发呆。
此时屋中除去方应wu外,祝允明应该是最有机巧的人了。他已经隐隐约约觉察到,方应wu好像一直是故意的,可是他又为什么故意?
祝允明想了又想,就是想不明白。应该是为了他老师商相公以及地域之见?可似乎又不完全是。
旁边都穆连续提醒了几声,祝允明才惊醒过来,知daolun着他作诗了。可是这首诗怎么zuo,还需要仔细考虑,必须要慎重。
看到方应wu在一边虎视眈眈,祝允明便给下定了决心,不求chu彩,但求无过,不能给方应wu挑刺的机会。
祝允明号称是不到十岁就能作诗,才思自然不会慢,很快就有了一首,便yindao:“结发属偶句,舞勺肆篇章,前徵脗羊叔,髦誉追滕王,明明内外祖,公望张辟疆,提剑多教术,童弱企高翔,遥知三纪后,栖栖守chun坊。”
内容很正统,表示要发奋学习、将来chu人tou地的的志向。
但这是及时行乐的宴会,满屋人听到后又是gan到索然无味。难dao在方应wu的带动下,今夜诗词都要用这zhong假惺惺的口号式乏味腔调么?那还算什么雅集!
但祝允明却松了口气,能写chu来就好,只要避免落人口实就行了。再说题材是绝对正确的,就是那方应wu也是要读书进学考科举,总不能说发奋读书不对,所以想挑理也没法挑。
方应wu似笑非笑。问起一个似乎不相干的话题“祝朋友。听说你拜了大名士沈周为师?你觉得沈先生为人如何?”
听到提起老师,祝允明立即恭恭敬敬。回答dao:“正是,承蒙不弃,吾几年前便拜在先生门墙下,学习诗文绘画。”
前文介绍过,沈周是吴中名士,吴中文人圈子的jing1神领袖。方应wu转而问dao:“你觉得沈先生此人如何?”
祝允明褒mei十足的答dao:“先生高隐自适、萧散自在、不慕名利,惟知寄情于山水之中。忘情于朝市之上,甘心于山林之下,不知冠冕为何制。钟鼎是什么。可见吾是师超凡脱俗、人品清高的隐者。”
“说的不错,不愧是当世名士,我听了很是心向往之。”方应wu赞dao,然后又疑惑dao:“从童弱企高翔这句里,以诗观人,你心里功名进取之心从哪里来的?为何如此qiang烈?”
祝允明不能答,也答不上来。他chushen官宦世家,从小接受的就是正统教育,下意识就应该如此zuo。去考科举一为实现个人抱负,二为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哪里有如此之多的为什么?
方应wu大发议论dao:“以诗论人,更要以人论诗!你如此推崇沈先生的高洁隐逸。又拜他为师,可你诗词中又立志进取,这不是自相矛盾么?你连效仿都没有。莫不是叶公好龙?”
祝允明好像心里又被chu2动了,默然不语。自己其实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逃避某些问题。
方应wu便又问dao:“你是官宦世家,将来定要高登黄榜。zuochu一番功业,如此才不负生平之志和父祖期冀,是么?”
祝允明点点tou。
方应wu再次问:“但像令师那般山林隐逸,萧散自在,以才艺名于当世,这也是你所理想的,是么?”
祝允明再次点点tou。
方应wu直指本心的质问:“那你的志向到底是什么?你明白自己的本心么?你想要什么样的日子?”
祝允明忽然gan到很迷茫了,他真正的决心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方应wu继续问dao:“你小时候追随令祖,路过太行山,景se如何?”
“山川雄壮,巍峨阔大!”
“如今你居住江南,那江南景se如何?”
“水光山se,佳丽之地。”
方应wu当toubang喝dao:“那么哪zhong景se好?祝朋友自己想明白去罢!若想不明白,就别写什么立志诗了。
如果想不明白,始终分心二意,别说效仿吴、王等先贤,只怕终将一事无成,功名更是如同镜中hua水中月!”
其实方应wu知dao,祝枝山一辈子始终就挣扎在渴求功名和狂放不羁之间,一方面希望能得到社会主liu标准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蔑视世俗。而且此人极其爱思索至理大dao,能早点想明白也不是坏事。
却说祝允明恍恍惚惚,抱着脑袋在桌案上苦苦思索起来。其他则人有些骇然,方应wu像是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双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