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一章红粉阵仗(2/3)

正要迈步去,忽然有社学杂役伸手拦住了方应,带着几许无奈:“馆中塾师发了话,从今日起,你不必来了。”

山区地狭,不利于大村落聚居,多是零散小村落和田地在平缓地方见针的分布着。山间有条河,名字叫溪,属于浙江西新安江的小支,所以就有了上溪村、中溪村、下溪村的名字。

真要让自己当农民去田?或者说要迫自己下田当苦劳力?方应顾不得继续质疑叔父阻止自己上学却还送自家儿过去的小心思,先吃了一惊,仿佛听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方应被拦住了,但方应元却畅行无阻的了学堂。见此方应暗暗想,束脩就是学费,他和堂弟两人的束脩一直是由叔父负责送的,难今年叔父送束脩只送了堂弟那份,却将自己那份漏掉了?

方清田早有准备,当即答:“此事是我忘了与你说,今日想起时,你已经去了社学。看你渐渐长大成人,读书也没甚息,理当为家里分忧,所以从今日起,便与我一齐下田罢!”

正在腹诽时,听到屋外有人叫:“大哥!去社学否?”

什么事务可以代理的。

方应忽然到一阵窝火。须知在当今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不能读书便绝了上之途,此后只能回家田,有本钱的也可以经商。对于他这个曾经的材生而言,当然是不愿意的。

杂役解释:“现已四月,你今年束脩迟迟未曾送到,也没有向先生求情过。先生说此乃无礼,礼绝便恩断,所以你不能内听讲了。”

在自家宅院外面看到门个二十七八岁的壮男布褐衣,的斗笠,脸面糙,显然是终年农事风日晒的原因。对于此人,方应脑中自然而然的闪相关信息,姓名方清田,职业农夫,称呼叔父…

面朝田背朝天的田园劳动?抱

其实三个村相邻很近,只是碍于地势隔离不能聚在一起而已。方应堂兄弟要去的社学位于中溪村,用了一没落神庙作为社学屋舍。

前世他作为靠着成绩混迹于校园的优等生,虽因孤儿份不至于饭来张衣来张手,但也有四不勤五谷不分的优良传统。

这声音应该是叔父家那个堂弟方应元的,年纪比他小二岁,大概是来叫他一起去上学。方应放下心事应了一声,便随同堂弟走了,这仿佛是一本能。

从八岁起,方应便在这里读书识字习文。七年间背过百家姓千字文,读过四书五经,还学过对偶比兴什么的,八文也摹写过几篇。

这社学属于官府倡办,但平常也要靠学生束脩和大善款维持,听说去年的号赞助人就是中溪村王昇王大家。王大有两项之最,他是溪两岸这些穷村落里最富有的人,同时溪两岸最名的人也生在他家。

方应微微一愣,疑惑的问:“这是为何?”

想到王大家,不知为何方应有些隐隐发痛,仿佛极其不愿意回忆似的。还没等方应挖掘什么门,他们已经走到了社学门前。

便了,还不明说,一直等到今天自己被拦下才知晓,这可真是厚此薄彼、断人前程的背后小动作!

叔父手持农在院,看样正准备下田去,方应迎上去问:“叔父断了小侄那份束脩之礼,为何不曾与小侄明说?叫小侄好一阵不明所以。”

在社学这里大吵大闹没有用,方应就原路返回,该去找叔父理论。不多时,他循着记忆又返回了上溪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