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九十一章炉火太旺(2/2)

到方清之上,被贬谪之前是五品,这次千辛万苦的回来后,必须要升。即使没抢到少詹事位置,但肯定也还的另外安排别的四品位置。

这个门槛有三要素,势力(有层力)、名望(压倒的服众)、才华(仁者见仁)缺一不可。

汪谐三思之后,决定不掺乎这摊浑,再说他年事已,已经没什么野心了。便很识趣的答:“臣才力不及方清之。”

昭之心,路人皆知,谢迁自知不能匹敌方清之,就抬一个同乡老前辈来搅局。要知,词臣往不看重品级,却最重年资前后辈,方清之名气再大,但对老前辈也不能太失礼。不得不说,谢迁临时能有这样的急智,也是相当不错了,可惜他遇到的是刘棉

刘健无言以对,他还没有不要脸到当堂辩谢迁不比方清之差的程度。此刻当事人谢迁:“副总裁非老成之人不可。臣举荐汪谐前辈。”

徐溥想,真是天威莫测,永远也不要小瞧帝王心术。当年万安这届内阁当权,他徐溥被视为接班人,站在了万安后面;而今他徐溥阁,并迟早要当首辅,可是又有新一代的接班人站在自己后面了。

以四品官衔充当实录副总裁,修完之后踏正三品门槛毫无问题,而且还必须是品格较的正三品,那除了六侍郎别无他想。

照国朝惯例,一位极有名望的大清,当了六侍郎之后,距离阁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所缺的只是熬时间而已。就像成化时代的徐溥,一直担当礼侍郎兼翰林学士,然后最近变为大学士加尚书衔。

所以总而言之,方清之已经相当于内阁新一代接班人了,甚至天也默许了这

一锤定音,众人便知大明朝多了一个未来宰辅。是的,从现在开始可以说,方清之已经注定要阁了,就像前面几年的徐溥一样,这就是当大行皇帝实录副总裁的影响。

对此徐溥没有说话,也也不敢说话,只能暗暗苦笑。外行人看闹,内行人看门,现在最明白其中滋味的,只有自己了罢?

看到这里,便裁断:“毋须多议,就是方清之。”

当然,除了上述三要素,还得能碰上皇帝驾崩,遇到在位四五十年不崩的,那怎么修实录?还好成化天没有让方清之、李东这批大臣等多久…

ps:已经临近尾声,突然有舍不得继续写了,唉

汪谐乃是景泰年间士,也是非常资的翰林学士,更重要的是,汪学士乃是浙江仁和县人…

刘首辅目光在人群里扫了几,找到正主,然后背着天,盯着汪谐淡淡的说:“汪学士以为如何?”

如果论起词臣升官的终南捷径,担当实录副总裁绝对是最好的,连之一都不用加。只是这个门槛太,一般人本没有资格参与角逐,只能梦想想。

。如果谢迁提的比方清之还,或者说就算是和方清之一样。那还有什么天理可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