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三十四章献俘之前(2/2)

比如这次商辂致仕事件,他知有这么一回事,大概也记得是成化中期,但到月份就有些模糊了。所以猛然听到商辂致仕,还是很有些吃惊的。

“阉贼可恨!”有读书人愤恨的拍案叫

溪方应?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还是当中那个书生拍案:“我记起你是谁了!”

方应一黑,险些被门槛绊了一跤。褴褛青袍这四个字自他发表的第一首词,可这是什么理!他前后发表了好几首诗词,有那么多优的字,怎么别人偏偏就拿褴褛青袍四个字上了?

若是正德、嘉靖、万历这些门时代,他可以对各、事件倒背如,但对成化一朝的黑材料,涉猎程度就差得远了。

那闯来的士继续说:“今年二月,皇上设西厂,重用阉宦汪直,大肆抓捕大臣,五月商相公上疏抗词,力请皇上裁撤西厂。当时皇上采纳忠言,废了西厂,但到六月间,皇上再次听信谗言重开西厂,商相公再次上疏谏,怎奈皇上被贼蒙蔽。随即商相公怒而乞骸骨,朝廷已经准了!”

在科举上,商阁老获得了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这个至无上的成就,而且是本朝唯一一位正式记载的三元(被太宗文皇帝删除的那位三元不算)。在功业上,商阁老先后在内阁十八年,如今更是贵为首辅,位极人臣。

想到这里,方应恍然大悟,既然乡试要举行,县学里最英的一批人自然都去了省城杭州府。那洪公等二人是不是也要参加乡试?所以才消失了两个月不见人来。

听到这句话,茶铺里一片哗然。无论是那两个读书人,还是卖茶老、端茶的小厮,齐齐震动神

这引起了方应的注意,停住动作好奇的向新来的士望去。听他走过去叫:“刚才听到的消息,朝廷里商相公致仕了!”

“你就是那个褴褛青袍方应!”那书生继续叫

在回家路上,方应心里叹,看来以后必须要抄一首震惊世人的极品诗词,这才能把褴褛青袍的名号盖下去啊。

最初的吃惊过去后,方应恢复了冷静,丢下铜板要走,听到那几个书生还在愤慨的大骂阉贼汪直,方应忍不住摇摇,对他们:“你们的想法,简直幼稚可笑!”

方应淡淡:“在下溪方应!想那汪直固然气焰嚣张,不过一内廷缉事而已,但能走宰相么?内阁中有三人,其余两位皆自今上东潜邸,只有商相公这首辅是前朝旧臣,他不走人谁走?这里面着哪!”

听了一会儿,去听见他们议论的是八月本省乡试,说起来,今年淳安县试和浙江乡试时间前后很近,倒是很特殊的。

喝完茶,方应正要走人,却又见有个宽袍大袖的士了茶铺,对着角落里那两个读书人叫:“有大事情,有大事情!”

那几个书生闻言愕然,没料到随便一个街边茶铺里,就能遇到位见识卓异的大才。即便淳安县是科举死亡之组,但这也太夸张了罢。

这个商相公,可不是民间叫的秀才相公,朝廷里的商相公只有一位,那就是当朝首辅商辂商阁老。

又想起商相公致仕的消息,方应产生小小的幻想。商阁老必然要回家颐养天年,若是能抱上这条大,那就好了。这可是在内阁了十八年的元老重臣,虽然致仕了,但门生故吏什么的肯定有不少还在…

正要离开的方应见自己名字能被人知晓,心里微微得意,下意识放慢了脚步,想听听他们怎么说。看来在文化圈里,自己也曾被议论过啊。

见识也是好的。

三元及第加位极人臣,所以商阁老的人生成绩简直堪称完人,是县里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县中父老更是相传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并信不疑。

方应却陷了恍惚之中,这算是他穿越以来,所听到的第一桩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事件,心中慨自然良多。这段时间,险些忘了穿越者份,只有听到这耳熟的大事件,他才重新找到了俯视历史的觉。

这个人在淳安县绝对称得上妇孺皆知,从到士乡绅到村夫村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整个淳安县的最大骄傲。

那几人平白被笑话,个个面生不悦之,当中一人问:“足下何人?又有何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