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章没文化真可怕xia(2/2)

这几句话是笑着说的,语气也很平和冲淡,但听在众随员耳朵里,又是何等冰冷清!几句轻飘飘的话,仿佛鸿沟,将亭里与亭外分成了两个世界。

他猛然间险些将茶来,自己老家江西也是生产茶叶的地方,自幼喝惯了好茶,何曾喝过这像馊似的糟烂茶

方应抒情完毕,也慢慢悠悠的饮茶,闭上睛细品之后,却险些一全吐来,怎么是这个味?清香气跑到哪里去了?他经常喝野茶,不可能是这样的馊味!

方应已经标榜了极为清绝俗的气场,在这个烈对比之下,如果他为了谅下属而招呼一声“诸位都过来罢”那品格上立刻比方应低了几个等次,传去就会成士林笑谈了。

方应急急回想,难是忙中错拿了去年的陈茶叶?话说去年他搜罗了一大筐野茶,结果大分都浪费了,兰儿觉得可惜,一直舍不得扔掉,就有可能导致今天拿错!

闲来携茶山,以泉煮茗,席坐无人幽远之境,仰看白云舒卷,耳闻松涛阵阵,飞鸟为邻,清风为伴…”

李提学抬手阻止了方应继续说下去,喟然:“非你之错也!是本官失去了品茶的心境!”

面对方应的风蕴藉、旷达脱俗,李提学暗中唏嘘不已。自己在官场享福太久了,养尊优之下早就失去了赤之心,如今连对率真野趣的品鉴能力都丧失了。

把野茶当馊,在这个心态转换过程中好像丢掉了什么啊。是也?非也?人生在世,总是有得必有失。

方应与大宗师说话时,倒是很谦逊“这叫小如何当得起,只恐大宗师失望了。亭中有野茶,敢请大宗师移步品茗。”

对李大宗师的腹诽,方应毫无觉,仍在竭力营造文化韵味“此时此刻,细品原生野茶,或可受一二自然率真之野趣。人若久浸于红尘,再难得有此心清芬满怀,其中幽气极难与人言也!”

李提学便向亭走去,他的随从正要跟上,方应却微笑着拦在中间,淡淡的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饮曰神,二客胜,三四曰去,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想必诸君也不想焚琴煮鹤,将林间小亭变为街茶铺罢。”

慨完毕,方应放下隐士情怀,不经意瞥见李提学将茶杯放回了原地,忍不住诧异:“大宗师为何停杯不饮?小虽家贫无可以待客,但区区几杯野茶还是有的。”

不过面对这近乎公然的蔑视,众人却都了气。他们只能自怨自艾,学业不成屈当书吏,被名士人当凡夫俗看待也没奈何,这世规矩就是鼓励清鄙视浊的。

方应也手捧一杯茶,悠然远望:“小徜徉山间寻找文思,偶然摘得一些山间野茶,虽比不得徽州、浮梁名茶,但也算一天工造化。

走在前面的李提学装作没看见没听到,即便他位权重,压倒一百个方应毫无问题,但也不能和世风俗对抗。

嗯?方应迅速换了风“大宗师受皇恩、案牍劳心,自然与我这等闲人不同…”

不容方应不惊讶,三十三、四岁就担任了正四品提学副使,这可很了不得,在官场算得上少年得志了。

他心里暗叹一声,对人生又多了一层悟。

方应刚才一直只顾得秀自己,未曾仔细打量李提学。现在仔细看去,心里却惊了一下,这大宗师虽然蓄有长须,多几分老成气,细细辨别相貌,似乎也就三十三四的模样。

清楚了前因后果,方应心有内疚的试探:“大宗师,这茶…”

刚才手下人与方应的小小之争,也是李提学有意纵容,借此来观察方应而已。现在他可以看,此言谈举止殊是不俗,甚至可以说极其众,本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山村少年,难怪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对他敬若神童下凡。

不知怎的,李提学脑中突然冒了诸葛孔明卧隆中的画面。

李士实环顾四周,微风阵阵,林木飒飒,日光斑斓,自然清幽之极。

分也,自当不辞辛劳。”

刚刚还与方应剑的众人这才想起,此人不仅仅是看似俭朴的乡村少年,还是耀的浙江解元家公,有资本在一书吏面前摆傲气。

而且商相公也对他说过,这位李提学是成化二年的士,那算下来李提学中士时也就二十一、二岁年纪。二十冒士,那也是一代猛人啊…下惊异之心,方应请李提学在栏杆上坐下,又从茶壶中斟上一杯,递给李提学,中谢罪:“山居简陋,多有失礼不便,大宗师不耻移步,小荣幸。”

李提学收回目光,低饮茶,却是又苦又涩又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