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2/2)

“这么长时间你到哪儿去了?找你也找不见。”他生气地问,已经几个月没见到林虹了。她低着双手在棉大衣袋里,沉默着。

“伯母呢?”好一会儿,他才又问了一句。

“你们能要我吗?”她低声问。

他沉默着,过了一会儿,说:“我们会有一个理想的社会的。”

“而且,奋斗不是象的。离开了为理想的社会奋斗,奋斗就失去了最大的意义。”李向南说。

“你到学校后面找找她,河边老槐树下。”

门推开了,是学校传达室的老:“林老师不在?她的信。”

他突然到惆怅。十几年过去了。生活给她带来的变化想必是大的。再往下看,又是几幅雪景,一片迷惘,又着一丝凄凉。接着有几幅怪石,又是那烈的线条,他注意到其中一幅小画,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大睁着天真的睛,在她的脸上,终于看到了罕见的红颜

“我在想你最喜的格言。”半晌,她才说

“他死了…”

“通过我们的奋斗,是吗?”

“你不要和我在一起。”

李向南鼻一酸:“来吧。”他正在组织一支不到二十人的队伍,准备步行去延安。

“我也不知我以后怎么样。”李向南沉默了一下“在这情况下,我不能保护你,还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然。再一幅,是古陵雪景。山川,田野,远的树林,近的村庄,都被白雪笼罩着,一片雪白和为了衬托雪白而有的几笔黑苍苍的线条。他想起了她过去画的《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他发现,林虹所喜的红已经从她的画中消失了。

她低着慢慢走着,没说话。

“那也不好。等我在村里扎住,情况好一了,你如果想来,再转来,好吗?”

从那时起,林虹就变得沉默寡言。一路去延安,她和中的男生一样每天步行八九十里,脚上打满了血泡也一声不响。每次李向南想帮她拿背包,她都默默地抓住背包带不松手。当远远看到宝塔山,大家一起呼着奔跑时,她也了笑容。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二十来个人在一个只有三十人家的山村里留下了,在那里整整劳动了十个月。

他朝她走去。

“一个人的生命就现在他的奋斗上。”

“林伯伯怎么样了?”

“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可以增加,情磨灭了就很难再获得了。”

学校后门,就看到了哗哗淌的小河。因为下雨涨,黄浊的面漂着树枝草叶。踏着石路转了几个弯,就来到了大槐树下。林虹正垫着塑料袋坐在边的一块青石上,睛恍惚地看着湍的河。浑浊的河冲刷着岸边,在她脚下翻卷着小小的狼。一缕烟云从槐树上垂下来,在她上缭绕着。

“你知她去哪儿了吗?”

老传达走了。李向南拉门了房间。

“我早就要来了,”她扭看了他一“我才不会不相信你呢。”

她抬起,转向他:“我也觉得你永远不会灰心的。”

“不,我…想和你一起去队。”她急急地说着,扭看着李向南。

他当时为什么不带她一起队呢?多少年来他一直后悔这件事。他没想到一下乡就再也没有见面,甚至连音讯也断了。现在,林虹是找到了,但十几年过去了。

他一句话说不上来。这才发现林虹变得消瘦憔悴。

西伯利亚寒正袭击着北京城。呼啸的西北风中,北京街两边墙上的大字报纸哗哗响着。林虹像影一样一声不响地现在他面前。

“我不怕。”

“你怎么来了?工宣队会注意你的。”他说。

“去兵团好的,都是北京学生,各方面条件也稳定一些。”他说。

“你以后会灰心吗?”

前浮现起1966年冬天的情景。

“为什么?”

“百折不挠?”

“也死了…”

一年过去了。1968年秋天,李向南因为有对“文化大革命”怀疑的言论,被工宣队隔离审查了四个月后,刚刚学习班。夜晚,他独自在学校杂草丛生的场上散步。月很冷。林虹从黑魆魆的楼影里现了。

她沉默了许久,然后看着他问:“可现在的社会理想吗?”

“你在想什么?”李向南问。

在月光下,他们的目光相遇了。

他站了一会儿,回到桌前坐下了。房间里的布置,画稿中的调,使他走了林虹的世界。她此刻的心境怎么样已经大致浮现来了。他发现窗上几块玻璃被打碎的,用白宣纸贴着。

“不会。百折不挠后面还要加上四个字:愈挫愈奋。”

俩人并肩缓缓走着,沉默了许久。“我已经报名了…”她低着。毕业分已经开始,初中都是去内蒙古兵团。

一张碎大字报纸被西北风卷着在他脚旁疾速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