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父亲对蒋之不满起源于东北胜利后的变局。东北地区广袤,其历史、民族背景与中国两千年来的兴衰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初清亡前后,接壤数千里的俄国和隔海近邻日本对这块土地侵扰不已。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他们知必须先炸死张作霖和他的军事
级将领才能侵占东北;因为张作霖用最了解当地民情的“智慧”建立了他的权力,维护地方安定已二十年,他集威权于一
,他若不死,日本人想占沈
都办不到,遑论全东北!
抗日胜利来临得太快,蒋先生也许来不及多加思索,派熊式辉作东北行辕主任,主持东北接收大局。熊既无任何大局经验,又无政治格局,即使在军中,他连个儒将也不是,最资历是江西省主席,曾协助过蒋经国赣南剿匪工作,所以得到蒋家信任。东北这一大块疆土。他大约只在地图上见过,既无知识基础也毫无
情
基,这匆促或者私心的一步棋,播下了悲剧的
。
国》案狱之后。立法院革新俱乐
数十位资
委员共同公开表示“如牵连到齐世英委员。我等不能缄默,请转告当局。”也许因此保护了我父免受牢狱灾难。当时年仅三十四岁的梁肃戎在《立法院时期的齐世英)一文(见《齐世英先生访问纪录》)中说,此举“表达了早期政治人
同志
的节
,使人永世难忘。”
熊式辉就任之初,对原受中央党东北协会指挥的地下抗日的东北人士保持疏离,理由是不愿引起抢先接收的俄国人误会。一九四六年
,蒋经国以东北外
特派员
份由长
致私电给蒋先生,谓东北党
不受约束,有反共情事,影响中俄外
(署名“儿经国叩”)。蒋先生下令给组织
,谓不受约束即押解来渝(重庆),并附上电文。组织
把它
给我父亲去“约束”过去二十年服膺三民主义思想、抗日以求复国的地下工作者,在各个分布遥远的革命据
接到命令,全然迷惑不解;他们不懂为什么苦盼到胜利了,竟然
睁睁地看着老
(俄国人)来家乡劫收,甚至
杀虏掠。老
走了,中央派来的军队对东北多年的痛苦却毫无
恤。
梁肃戎先生(一九二0~二00四年),二十四岁在沈秘密参加国民党,以律师
份掩护
行抗日地下工作,被日本人追捕
狱,幸两年半后胜利
狱,次年当选辽北区立法委员。不久东北沦陷,他带着老母幼
一家七
来台,与我父亲关系最为密切,政治牵连也最大。但他是位有情有义有理想的人,最受中外政坛重视的是
任雷震叛
案辩护律师;虽然雷震仍被判十年牢狱,但他在中外记者采访及有关人士百余人旁听的法
上侃侃为自由人权辩护。写下台湾法制史的新页。后又慨然担任党外前辈彭明
教授之辩护律师,并且协助彭离开台湾前往
国。他为法制人权
而
的胆识与情
,展现了知识分
的风骨。可惜彭明
在民
党成立后回到台湾,竟然因为梁肃戎
守国民党
制内政革的立场,而否认梁对他曾
有效协助…统独之辩起后,梁甚至成为他们的敌人了。
我看熊式辉是小官僚而非政治家,有小聪明,善耍把戏,对东北本不了解。那时中央
他自立法院院长任满退休后。以个人名义成立“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会”时已七十五岁,早已不计个人得失。他忠诚对待一生投的政治信念和朋友,更不可能相信共产党,抱病犹在奔走呼号两岸和平,希望帮助建立一个民主,自由,普享人权的和平世界,这也是他对东北故乡半世纪怀念所化成的大
。不论是他魁梧的
躯或是洪亮的声音,生前死后,都令我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
草低见
羊”在家乡原野上驰
千里的豪迈汉
。
《齐世英先生访问纪录》谈到东北接收大局败坏之始:
对创痛
的东北,在这关键时刻,蒋先生如此布局的态度令有识者心知东北大祸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