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不要活在新闻里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不要活在新闻里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场景:冲突、liu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gan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xing坏话的记事本。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xing的坏话:某些官员腐败了,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经令人发指;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tiao;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某地有人在政府门前集ti下跪了,为了解决问题;某人遭遇了ju大的不公正,而你对此无能为力…

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chu1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化解悲情,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dao,新闻不是生活的全bu,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xing的坏话的。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zhong能力。

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bu,并由此得chu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式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够遮蔽现实的贫困一样。就新闻事件本shen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ju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ti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bu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guan理,去执政,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又必须承认的是,媒ti大张旗鼓报dao“说人xing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ti肩负了一zhong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伴随着自杀案与恶xing杀人事件频繁chu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ti的相关报dao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ti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的一些媒ti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shen临其境。但另一方面,公众或者政府过度批评媒ti的负面报dao,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一zhong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ti报dao远chu1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ti,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tou疼医tou,脚疼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qiang保安,更要消除“shen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tiao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ti的绝望,而是集tixing的绝望。

一个理xing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说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zhong死不能够让社会去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ti起了坏作用,并大加讨伐,实在是用错了力。

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chao。说“风chao”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帮他们消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