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附录:病中答问(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附录:病中答问

时间:1991年3月9日午后;

地点:白羽书房;

记者:白羽同志,您的《第二个太yang》荣获本届茅盾文学奖,报社领导和同志们委托我向您表示祝贺!

白羽;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记者:《文艺报》打算辟chu专门版面,请这次的获奖作家们提供一组笔谈,您看——

白羽:我正在病中,不能动笔。你看我们是不是换个方式,你问我答?随想随讲,jing1神压力也小一点。

记者:那么,就请您先谈谈对这次获奖和评奖活动的gan想好吗?

白羽:正在病中,很突然地得知了获奖的消息。写《第二个太yang》,是chu于我对创建新中国这一人类创举的人们的shen沉的爱。我很高兴我的这zhonggan情获得了鼓励。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励,而是对那些为创建新中国付chu了生命、抛洒过热血的死者和生者的纪念与安wei,这是我对自己获奖的最主要的心情。我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描写这一题材,它们将会代替我的作品。

开展文学评奖活动,是培养作家、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一zhong方法。中青年作家大都创作力旺盛,是决定着文学的今天与未来的一支重要的创作力量。所以,我认为评奖和获奖的机会,应该更多地提供给他们,要设法鼓励他们写chu更多的好作品。我衷心希望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能创造高峰,为人类文明作chu贡献。

记者:《第二个太yang》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已经发表过文章。现在,可否请您谈谈这bu小说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追求?

白羽:写这bu小说,是我一生的愿望;也可以说,是实现我一生的愿望。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大转折点;在共产主义真理之光的照耀下,有三个伟大的日子,那就是:ba黎公社起义、俄国的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尤其是我们的十月一日,这是一个伟大突变、伟大壮举,从此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为被nu役的zhi民地人民打开闸门、展开新路。在第一个“十·一”的前夕,我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当时我liuchu了热泪:新中国是无数烈士用鲜血、用生命筑成的呵!何其芳同志在第一届政协会上找到我,要我为《人民文学》创刊号写稿。我在会议间隙中写了《火光在前》这bu中篇。写完之后我并不满足,因为它远没有把创建新中国的shen沉内han充分表达chu来。我曾想再写两个中篇,连同《火光在前》合并成一个长篇。这中间经过三十多年思考,特别是“文革”的七年禁锢之中,我认识到另外写一个长篇才能完成我的文学创作艺术的使命。

这个题材太大了,所以很难写好。怎样艺术地表现它,而不是仅仅写chu创造十月一日的历史过程——这是我写《第二个太yang》的一大难题。丁玲同志得知我要写一bu长篇小说之后,两次对我说:长篇小说,还是写20万字到30万字为好。她给我很大启发:她这么讲,难dao只是一个字数问题?不,是jing1炼问题。所以,在构思的时候,我决定把1927年到1949年的革命史nong1缩在短短的几个月之中。因为,我认为文学的任务,不是写战争过程,而是写人,是着力描写创造了我们的十月一日的几代人的心灵、命运、悲huan离合。当然,这样的设计,采取“战壕文学”的写法就不够了,而需要上及中央、下到火线,才能适应历史的shen度、题材的阔度!这就注定了要写我军的高级将领。可这也正是我多年想zuo的艺术尝试,想开拓的艺术领域。我经历过多年的革命战争,熟悉众多的革命将领;而他们每个人的shen世,就是一bu活生生的悲壮的历史!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写《大海》之后,才着手写《第二个太yang》的必然的艺术联系。

我用武汉战役展开笔chu2,不光是因为我亲shen参加了这一战役,更重要的是,每向武汉接近一步,就引起我内心的激动,因为武汉,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革命先烈的一大屠场,后来创建的苏区也是在它的外围地区。后来,红军正是从这里走向北方,而现在终于胜利地回来了,这时他们心中会有多少ganchu2啊!写chu这时他们的心灵,他们的gan情,将展现多么丰富、斑斓的艺术空间呵!所以,我把解放武汉的指挥员和战斗员,确立为作品的主要人wu,并且用他们的shen世、他们的悲huan离合,连接和折she1二十多年的革命历史。

周总理,虽然只在作品的一首一尾正面chu场,但他却如一条红线,贯通全书,关系着几个主要人wu的命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