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2章团年(2/3)

这一关考的不但是才情,还有举的人脉。当时秦帝师正是烈火烹油的时候,大老爷能把卷投到秦家,不得不说是得了天大的人情。

虽说大老爷轻描淡写,但他以一个黄小儿的份打家业发奋读书,才止二十岁就以文采打动座师,破格选,又慎重推荐到秦帝师门下。当时那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少年风采,也是可以想见的。

到了大年初三,就闹起来了。

大太太有了几分不好意思“老爷也是莽撞了,当着孩们的面…”就遮掩着招呼“这些饺足够吃了,还是包些元宵。”

大年初三,就是同僚故旧、亲朋好友上门的日了。

“那么多年前的事了!”大太太不由大窘“还提它什么?”

杨家在苏州没有什么本族的亲戚,两个嫁的女儿,也都远在外地。

大太太就笑着吩咐立冬“那就把他们包的饺也过了,看看我们小五能吃几个。”

他们自生起,就是锦衣玉,又哪里想得到杨家还有这样落魄的过往。

“六娘今年也十二岁了吧?”就问大太

“新年康健,一顺百顺!”

闹闹的,就过了时。

家当,收成还不好,年年都要到族长家去打官司,索要当年族里贪墨的田土。”

大年初一、初二,就没有人上门拜年,只有各式各样的团年笺,收了一大叠。

自从大老爷得封左国,这样的明信片,逢年过节都要收好几摞。

不消说,这些饺不是敞了,就是少了馅,一团面疙瘩吃在里,又哪有曹嫂来的饺好吃?

男人们自然在外院,李太太就直内院给大太太拜年。

“你们外祖父当时还是少壮,看了我的卷,拍案叫好…”大老爷就笑着看向了大太太“叫来问了我的,又和我秉烛说到三更,第二天就派人上陕西会馆说亲,说是嫡的四小…”

五娘才吃了两个,就偷偷摸摸地去夹好饺,叫九哥看见了,又是一场嬉笑。

就是如今老了,都是个仪容修整的老名士,少年时的风,又更不必多提了。

五娘倒有几分失落“白包了半日!”

大太太满面堆笑,起和李太太对行鞠躬礼。

“张家、李家、王家…又一个王家…”五娘翻看了几,也就没了兴致。

“索就破釜沉舟。”大老爷面上,也渐渐放了隐隐的光辉。“针砭时弊、嬉笑怒骂…没想到反而投合了座师的胃,虽然污了卷,但却是提我考上举人。还引荐我到你们外祖父府中投卷。”

儿女们自然也都排着队向李太太恭贺新

“杨太太四季如意,一顺百顺!”

江苏布政使李文清自然就是一份儿。

却是个大薄,一看就晓得不是孩们的手笔。

见到六娘、七娘,更是好像见了活宝贝,不释手,夸了这个,又夸那个。

一大早就拉了李太太并大郎、三郎、十二郎三个嫡,上门给大老爷拜年。

直喧闹到天快亮了,才各自回房歇下,到了中午,又翻起来吃隔年的煮冻饺

大老爷且笑且言“嫡的四小还没有夫家,问我有没有定亲。我才几岁,你们的祖父祖母就染了时疫双双去世,哪里有人上门说亲?自然是尚未婚。一来二去,托座师了大媒,就把你们的母亲抬家门…一转,二十多年了!”

众人就都掸掉护膝上的面粉,换了擀好的元宵来,往里填猪油芝麻馅。

大年初一,例是族里的亲眷互相拜年,大年初二,是姑回娘家拜年。

元宵包好,饺也上桌了。

李太太和颜悦,一边说吉祥话儿,一边亲手发压岁钱。

大秦科举,除了八之外,还考诗词歌赋。

众人就都不禁看向了大太太,怀想当年她加杨家时,见到夫婿年少风,又会是怎样的一心情。

“又要照生计,又要读书…那时候你们二叔不过是个娃娃,乡试前我还要张罗着卖谷,和佃打擂台。了考场乎乎,一大滴墨就落在了宣纸上,当时心里就是一寒:污了卷,这一科怕是不能中了。”

还要接神踩祟、饮屠苏酒、挂桃符、迎灶神、财神、福禄寿三星…

几个儿女们就都听起了兴致。

众人连忙起放鞭炮,又换新衣,以哥为首,女们逐一向长辈请安,也得了红赏封儿的压岁钱。就连屋里屋外当值服侍的丫鬟婆,一并都有赏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