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2/4)

糖担儿手拿糖锣门,还不忘传茂盛的事。茂盛来了,看见正襟危坐的瞎话,说:“嗬,倒是像个局长。”

糖担儿是老了,如今人们叫他老糖担儿。老糖担儿驼背哈腰,哑着嗓。老糖担儿的锣也老了,暗哑中透着破声儿。先前不安分的好看闹的老糖担儿在笨的夜里游走,恨他他的人都有,可谁又都觉得缺不了他。那时的糖锣对于村人来说,本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听的。每天每天,随着黄昏的隐去,糖担儿的糖锣在初显的夜里突兀地响起,从容、亲昵,尾音里还有几分撩拨。它唤起着孩们的,它也使一些男人女人的心。不久前,村里大白天也突然响起糖锣声,人们便一时转不过弯来了,好比白日梦。人们纷纷立在街门观看,他们仿佛第一次看见了老糖担儿手里那只菜碟样的糖锣,原来竟是有着几分寒酸的。它那撩草的声音东一声西一声地响在笨的街上,木呆呆的,瘪声瘪气的。再后来,笨人膈应糖担儿的锣声了,人们都知糖担儿的锣声连着支应局,支应局连着日本人。现在糖担儿的又在笨街上响了,伴随着它的声音,是糖担儿的传唤声:“快到茂盛店吧,支应局有事!”

,早就让糖担儿去借了。糖担儿现在是村警,是瞎话的左膀右臂。茂盛打扫完院,糖担儿也扛来了两把圈椅。瞎话问糖担儿圈椅是从谁家借的,糖担说是从佟家。瞎话想,这糖担儿还真有心儿,借圈椅不到向家去借,单到佟家去借。在笨,有圈椅的人家不多,让日本人坐在佟家的圈椅上倒合适。瞎话夸了糖担儿,糖担儿对着瞎话的耳朵小声说:“也不必夸,很浅显的事:尹区长在向家坐过的圈椅,就不宜再给日本人坐。”瞎话咧了咧嘴笑了,绽开一脸厚的皱纹,短胡在脸上飞扬,显得牙也很白。

瞎话看见了小袄,却故意对糖担儿说:“快过去看看说话的人是谁,嗓音还不低哩。”

糖锣还是敲来了一些村人。人们半信半疑地走茂盛店,围住瞎话问这问那。识字的人一就看见了围在桌上的白布,指着白布对瞎话说,这可是凶多吉少的事。有人便责怪瞎话,不号召人躲避,还让人到茂盛店集合等日本人。瞎话解释说,写几个字谁也伤不了骨,保住一村平安才是等大事。躲和等其实理都是一个,该躲了就躲,该等了呢就得等。下笨人还不是躲的时候,要等。支应局就是为了支应日本人,保护乡亲的,有我瞎话在,就能保笨的平安。又有人问,几个字就能保住平安?瞎话说:“别小看这块布,闹好了这就好比是咱笨村的护符。”

茂盛去给瞎话杂面汤,听见糖担儿正敲着糖锣在街里喊,锣和糖担儿的声音都很暗哑,糖担儿和他的锣都老了。

如果不是几个孩茂盛的店,人们一时就像忘记了他们来这里的事由。几个半大孩茂盛店,惊慌失措地对瞎话说,日本人已经过了苇坑,就要村了。集中在茂盛店里的人这才真正意识到事态的严峻,立时就止

问话的人中有男有女有老又有少,由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后面飘过来:“你敢打保票这就是护符啊?”原来这声音是小袄

有人听见了糖担儿对小袄的提醒,便说:“她娘正在家里往脸上施粉哩!”有人低声笑了。

茂盛说:“上翅还是上燕窝?”

糖担儿在人群里找到小袄,低声对她说:“小袄,这地方可不是你大闺女来的地方,这不比拾,快回家换你娘来!”

瞎话说:“快给局长传膳吧。局长光顾忙,还没有膳呢。”

糖担儿把圈椅摆在大椿树底下方桌两边,瞎话跟着就坐了上去。他坐在圈椅上,抻了抻衣服的大襟,对糖担儿说:“你去传茂盛,传来茂盛就上街敲锣去,你一边敲一边喊,就说一家一个人,不论大人小孩,男女都可,快到茂盛店集合。”说完又打量着糖担儿问:“你的糖锣呢?”糖担儿告诉他说,糖锣在腰里掖着哪,说着就像变术一样从腰里抻一面小锣。糖锣有菜碟大,先前糖担儿就是敲着它在地里行走。那时他用它敲醒着一个个神秘的夜晚,现在他又要用它去传唤乡亲。瞎话看看糖担儿手里的小锣,觉得村警手里本应有一面大锣的,这是他的忽略。他对糖担儿说:“糖担儿呀,就先敲它吧,秋后支应局里有了项,再给你换个大的。”糖担儿说:“换不换的吧,是个响动就行了,谁听见是谁吧。”瞎话想,糖担儿的话也有理,支应局既是个支应,敲锣叫人也就是个支应,莫非还在乎人多人少?

瞎话说:“翅、燕窝谅你也没见过,就上碗杂面汤吧,你也就会个焖饼、糊汤、杂面汤。”

人们心想,我娘呀,莫非真的要来?人们看着弯腰驼背的老糖担儿过街,都躲在门里不来。老糖担儿冲着他们喊起来:“我说乡亲们哪,别扒探脑看我了,快到茂盛店吧,一家一个人,真是有公事哩!”一些人这才跟着锣声、跟着糖担儿的呐喊往茂盛店走,一些人还站在门犹豫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