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罢黜百家(2/2)

龙天羽微笑:“正合我意,我打算设立一个翰林院,由张太傅为翰林大学士,日后颁布科举之后,选举一些有才能、贤德的人放翰林院,与内阁、六院协同辅政!”

恐怕有所图谋。”

同志们,想什么呢,快砸票啊!

张良不慌不忙,认真答:“据《秋》记载,天人相应,国家如有现,上天会用灾害怪异行警告,但只要不是大无的时代,上天是愿意扶持天的,不过天力勉励于行,所谓,事循着它的走向治的路途,仁义礼乐,乃是推行的工,而不是主旨,目前汉军在汉中之地发展不是长久之计,地理有限,人才也有限,过早推行儒术,只会使大汉维持稳定的现状,却不能迅速崛起,有吞并天下的势力,现在百废俱兴,所有政策和律法都与以往朝代不同,这就是变革,而在变革时期最重要的不是礼化教义,而是法政结合,约束所有人必须遵守,这样新政才能推行下去,只有等汉王赢得江山之后,再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迟。”

龙天羽听过这三件事,沉思不语,半晌方:“分封十八王,本来就各存异心,一旦回到封地拥兵自重后,野心变大,肯定相互猜忌、争夺,目前中原楚军势力最大,那几个诸侯王暗结联盟,是为了防止楚军吞!”

龙天羽想了想:“挟书律严重影响思想步和文化传播,早该废除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会不会有些偏激,毕竟治国不是只靠一家理论就行,外家、纵横家、军事家、法律家、家等等,三百六十行,何止百家理论,一旦全废除,社会谈何步?张太傅,你有何看法?”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该是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董仲舒提来的,对当时巩固政权,稳定人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中央集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是龙天羽来自二十一世纪,有了更好的法制与仁政集合,依法治国,要不儒术更用吧。

龙天羽立即让侍卫把四人领内殿,这四大重量级人一来,肯定有重要军政要参议了。

夏侯婴三人刚退下,大内侍卫传报,萧丞相、张太傅、曹太尉、赵御史谏来了。



张良、萧何、曹参、赵尧了内殿,施过礼后,龙天羽直主题,问:“有什么大事,让两位重卿一同前来谏?”

“至于项羽和范增异动,哼,他们是要打算篡权,对付彭城的楚王!不好,月瑶回返彭城去见李相,恐怕要有危险…”瑶妹走了三日,快也追不回来了,只有放飞鸽,命锦衣卫斥候中途截住转告这个秘密,龙天羽心中想到。

龙天羽在历史课本学到过“挟书律”是秦始皇三十四年下令“焚书”的一条法令,这条法令规定,只要不是由秦的博士官所掌,全国有藏有《诗》《书》百家语的,都要给郡守、郡尉一起烧毁,如果有胆敢收藏者,就以族刑,这是秦王朝一极为愚蠢的文化**主义政法,极大地扼杀了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只是龙天羽不知,秦始皇“焚书坑儒”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时曹参迈步上前,禀奏:“汉王,据兵急上奏,蜀王发兵在汉中西南边境聚集驻扎,虎视眈眈,意我大汉边境,形势危急,请汉王定夺。”

萧何:“臣与、工、吏、刑商议过,接下来准备开山铸钱,统一货币,煮湖制盐,控制易,建兵工厂打造兵战甲,这三项再汉中非朝廷外,私人不得办,这样不但控制经济命脉,增加收支,一旦战事一起,不受市场影响,国家控源,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另外,臣下令废除秦朝的挟书律,恢复百姓言论和学术的自由;陆贾、叔孙通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一时拿不定主义,请汉王定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