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很亲切地问:“舅母呢?”
皇帝驾幸臣之家,是一件殊荣,值得记在历史上的。
宗御驾亲临公布之后,无忌不知何故,颇觉可疑。后来一看武氏也随驾而至,立刻明白了。
大家敬了半天酒。整个的气氛是轻松舒适,人人都非常兴。这时
宗鼓足了勇气,提起小木
人儿的事情,并且微微暗示,皇后又没有生儿
,应当废掉。
宗看
来舅父不赞成,自然不
兴。一晚上原来很痛快,但是结果仍然不
而散。
武氏很知,朝中大官重臣之中,长孙无忌最有威望。位居三公之首,
为太尉,又是皇帝的舅父,必须争取为己用不可。如果他能认可,别人就容易了。她劝
宗驾幸无忌的府第,亲自拜访舅父,她要随驾前往。
太尉颇觉不安,辞不敢受。
这用意无忌很明白。昨天晚上赐给儿
官爵,现在又送金银。武氏是以为长孙无忌可用金钱官爵买动吗?无忌选了一些绸缎留下,略表敬领恩赐之意,其余的退回
去。
武氏说:“舅父,您对国家的功劳比谁都大。接受有何不可?朝廷当然要有所表示,认为他们的官爵是理当授予的。这是舅父的权利。”
是太宗亲自为宗选定的。若是允许皇帝娶先王之遗妾,竟承认如此*****之事合于国法,真是极大的错误。必将有损王位,削弱朝威。为国家之利害,念太宗皇帝之付之重托,二人反对此
之事,实属义不容辞。
酒菜摆上来,大家举杯饮。太尉的四位公
也在座。吃饭的时候,
宗问四位公
的现况。一个刚成年,另外三个都是十几岁。无忌为人刚正不阿。当年太宗在时,他曾
决反对官爵的世袭。长
现供职弘文馆为校书郎。皇帝听说另外三
尚无官爵,立刻擢授朝散大夫。
武氏在旁注视,一言不发。太尉像一位老练的外家,一边咳嗽清嗓
,一边言语支吾,设法避免正面回答问题,既不说是,也不说非。他想,那么重要的问题应当仔细考虑,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天,武氏用皇帝的名义,给舅父送去了十车的绸缎和金银礼品。是武氏的母亲杨太夫人亲自送去的,用以表示武氏对舅父的敬。
无忌在这情形下,再不能辞谢,赶
命三个儿
离开桌
,向皇帝磕
谢恩。
太尉自然留请吃晚饭。两位贵宾忽然发觉天已经那么晚,原来并没有理会,因为谈得太痛快了。当然就留下吃晚饭,因为另外也没有什么事情。武氏说:“大家男女一块儿坐在这个桌边吃吧。一家人不用拘礼。”
因为是探亲,皇帝与武氏被让到后面。太尉夫人迎,接
里面款待。两位贵宾极其和蔼,武氏尤其是
情、愉快、恳挚。宾主都极力找话
叙,但是都不肯提到要商量的事情。宾主一直坐着,坐着,直到开晚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