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章帝王之才(2/2)

武后改宗帝号为上元,曾大肆铺张夸耀了一番。她打算开始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她敕令百官新制朝服,令百官齐着新朝服,特别举行集会。为了表示皇恩浩,下诏恢复无忌的官爵,尸自南方运回,邻太宗的陵寝埋葬。

简洁说吧,在武后初为皇后的十年,宗是日日临朝,武后临朝只是偶然。在中间十年,从上官仪之死,就是从麟德元年到咸亨四年,宗与武后是照例同时临朝,号称“二圣”在后十年,从上元元年,武后是日日临朝,宗临朝成为偶然,这是“天后”时期。

到长安居住,各教徒得自建教堂,自由崇拜。在这些年里,僧唐玄奘,在阿富汗和印度居留了十七年之后,已经回到长安,带回了六百五十七佛经,现正在宗特别赐建的长安近郊的玉华里,从事伟大的翻译工作。

可是,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尤其是家间的关系,是更为复杂,比“促农桑”比“发扬德以致太平”比写教训文章使人居仁由义等诏书更复杂。在改元上元四个月以后,蒋王恽被诬谋不轨,赐死。因武后不喜蒋王恽,就使亲信小*****劾他。固然蒋王恽(宗之弟)为人浮华铺张,若说是谋不轨,确是诬陷。宗发觉蒋王恽遭受诬陷,另派人再审时,已经太晚了。宗不久又遭遇到家的悲剧。过去家中没有毒毙的事几乎已经十年了。真是谈何容易!

新时代以冠冕堂皇的新政开始。武后的帝王之才,以及妙的政治手腕,在以“臣妾”的名义上宗皇帝的一个奏折里,充分地显来。她曾使这封奏折公布于天下。里面有十二项伟大浮夸的政治改革计划,无不合于仁政之旨,并可收笼络民心之效。和政府一切的官样文章一样,十二项都非常动听:(一)促农桑,减轻徭役;(二)豁免西北各省田赋;(三)发扬德以致太平;(四)杜绝浪费;(五)减轻兵役;(六)言者无罪;(七)罢黜佞之臣。以上七项当然都是官样文章,而(三)、(四)、(六)、(七)四项望之于武则天,更不啻与虎谋。下面更特别,更是独心裁的五项:(八)自王公大臣以下,必须攻研老德五千言(老姓李名耳,与唐室同姓);(九)父亲虽在,为人者为母居丧仍应三年(如此以示男女平等);(十)退隐官员,仍保留其品衔爵禄;(十一)京师官员自八品以上当厚给其俸禄;(十二)为官年久,其仍居下位者,应予考查,着即依功绩升迁。武后奏折公布后,文武百府,人人怀德,个个。至于此改革难以实行,自然另有原因,并非倡言改革所陈未详之过。许而不与,言行不一,迂阔之人才到不安。由武后的十二项政治改革上,可以看她的政治天才。她演的这场政治把戏,真是真,十分像煞有介事。

武后觉得在文化方面还无所表现,于是决定或用自己名字撰修,或径用自己名字著作,内容则多少与“提倡德以致太平”相关(上述第三项)。所以除去《列女传》之外,又写作数。下列各书都是以她的名义著作的:《内轨要略》十卷,大概是以前文字的修正本,计十卷;《百僚新诫》五卷;《臣范》两卷;另编纂《乐书要录》十卷。她之念念不能忘怀者似乎是恢复并而发扬世人的德良心,并提国人的神理想。

而武后呢?她正在铺张夸耀她的权威。咸亨四年过了,她又把宗的年号改为上元。对普通的称呼“皇后”觉得太平淡,决定令臣下以“天后”称呼她,自然就叫宗为“天皇”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宗号称“天皇”表面上是为唐祖与唐太宗增加新衔,自己与宗自然也随之改变了称呼。这个新衔就表示武后和宗都成了半神。臣下自然都在奏折公文里用了这个新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