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人间有味是清欢(2/2)

"才能地。他和妻那一代既不可能成为"资本家"也无望成为"知本家",错过了以"成家"确立人生价值的机会,那么,现在说什么也得让儿登上成为"知本家"、跻"成功人士"的"时代快车"啊…对谈中,我也不时梳理着自己的思绪。我是决主张学校给学生"减负"的。我以为,要真正到"减负",关键在于必须确定"平凡人士"的人生价值。考今后恐怕还得"以分取士",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固然有若弊病,却总比离开分数诸如"推荐"、"综合评定"之类,听来非常理想、施行起来弊病一定更多的方式,更能保障无权无势无靠山无背景的普通人的权益。但即使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也不是人人都上大学的。尤其在我们国家,上大学的人会在很长的时期里,都只是同龄人中的少数,而且即使是上大学,也并非都去学习最尖端的科技,不会都成为微电技术方面的人才,不可能都成为硕士、博士,都成为"知本家"去创业谋利,更不可能都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我们的传媒在这方面的宣传引导可能有些问题,至少在"减负"和"知本家"的宣传上还没有圆成一个统一的逻辑。我劝我那过去的学生且不要太重视传媒上应时应景的响锣重鼓,自己先把人生价值的标准从不可攀的尺度上,降到一个更合乎自家实际的位置,尤其是对儿的期望值,不必定得那么。人世间哪有只能一步过一步,不许回落不许起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理呢?比尔·盖茨的事业也会盛极而衰,下他就麻烦一大堆嘛!我们不要贫穷,拒绝没有尊严的生活,不放弃任何提升自我生活品质的机会,但我们如能在事业上小有成就,质上达到小康,神上健康快乐,即使算不得"成功人士",当不成"知本家",只不过是社会上平凡的一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甚至于,上班只是为老板打工,下班后能有个温馨的小家,钱不多而够用,社会知名度为零却有自己的亲人和不必太多的几个好友,也就算得上满不错的人生嘛!

一周后我去他们家,门就见到他们新买来的一盆西木。迎我之前,女士正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的综艺节目,丈夫和儿则在儿那间小屋里下五棋。我落座后,儿关上门钻研他的功课,两关上电视,跟我茶话。我们都没再提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夜。他谈及已经攒够了钱,今年夏天要安装空调,她笑说还打算一家人去逛一趟香山植园。俩人提及正和儿一起商讨明年究竟报考哪大学,儿表现了对植的兴趣,也许学了那专业并不能成为"知本家",发不了财,可是一个人若能把自己的职业跟好结合起来,岂不是更有名利以外的幸福?他们还都在企盼着生活的提升,却少了盲目攀比的焦躁,添了"有多大的园多少菜"的务实神,回归平凡,享受小康…在他们那温的小巢里,我心里如歌般地萦回着那千古名句:人间有味是清

我过去的学生渐渐平静下来。我念了一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给他听,那最后一句是"人间有味是清",我劝他仔细味。苏轼填这首词的时候正被贬官,离开了社会的中心位置,不可能过钟鸣鼎的富贵生活,他却从平常的茶与素淡的青菜中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得了"人间最有味的东西是清幽的生活情趣"这一结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