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半曲凤求凰(2/2)

“夫君若是有意,你我可合奏一曲,以乐通心。”林若尘转看向墙上的竹笛。

二人走后莫问只能再度回房,林若尘还坐在床边,先前三人的谈话她听到了,知莫问只是重礼害臊而不是对她不满,故此脸上只有羞涩,不再有忐忑。

此时殷实之家都会有八音乐中的一两件,一是主人确实懂得音律,二是主人附庸风雅悬挂装饰,林若尘此举稍显大胆,因为万一莫问不懂音律,就极有可能造成尴尬。

“得夫如君,若尘幸甚,挽发后定当恪守妇孝敬公婆,为夫君持家育。”林若尘柔声回应。

“凰有灵,腾云振翅栖一地。”莫问有而发,凰是洁忠贞的神鸟,相传其不多远,夜间都会归巢。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林若尘低声回应。

莫问闻言,古琴一弦多音,比较难掌控,非大师不敢。古筝弦多音准,学习相对容易,但纵复杂,在抚琴时动作过多,且音不够,故此要逊琴半筹。

莫问闻言微微,他先前所说的那句话只是叹凰鸟的忠贞,并非诗书记载,没想到林若尘能接的这么工整,不过林若尘接的这句话对于女来说过于远博,气势太盛,可见其内心并不像她表现的这么柔弱。

虽然笛筝相,但是在行曲之时莫问还是发现林若尘并不柔弱,在曲行至音时琴声并不收敛,而是频频拉迫笛声更加亢,而每当他竭力将笛声起过后,琴声立即会变的温柔呢喃。但下次调来临之时,琴声还会拉,再次迫他奋力而为。

“苍天待我不薄,能娶你为妻,往后我定会好好照顾你,绝不会欺凌亏负。”莫问走到桌旁坐了下来。

微笑打趣。

莫问闻言连连,林若尘说的凤凰于飞是个诗经里的典故,形容凤和凰在空中亲昵,寓意百年好合,由此可见林若尘确实懂得诗词歌赋。

莫问并未多想,毕竟妻有才学是好事。片刻过后莫问伸手指向桌上以红布包裹的琴“这是琴还是筝?”

林若尘调音完毕落座坐定,随即转看向莫问,莫问微笑,气横笛,古筝和笛合奏的曲并不多,其中以名曲《凤求凰》最为合拍,古筝音不足,且琴声偏冷偏悲,而笛声的恰好补其不足。

莫问一介书生,奏如此调的笛声令他微辛苦,但是心中却很是喜,夫妻相并非男人主女人跟随,妻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有林若尘持家,家必能中兴。

“筝。”林若尘言回答。古琴为七弦,古筝为十三弦,虽然古筝和古琴发的声音都被称之为琴声,实则二者并不是同一事

“凤生神羽,乘风扶摇上九天。”林若尘随

“你的女工的很好,这对凤凰栩栩如生。”莫问伸手指着桌上几个木盒其中一个,女嫁有贴陪嫁,都是一些小件,大多是向乡人和夫家表明自己擅长的技艺,林若尘的贴陪嫁有四件,一盒面,一盒书籍,一盒刺绣,一件由红布包裹的琴,这四件陪嫁说明新娘能炊烹,识文字,刺绣,通音律。

“甚好。”莫问,林若尘是林家小女,家境优越,且自又有才学,难免有些小脾气,只需令她心服服,日后自然可以洽相

二人准备妥当,莫问先行奏,乾坤有别,夫唱妇随,莫问一起,林若尘立刻后随,男以站为雅,女以坐为,二人一站一坐,笛筝相契攀附,以笛声表心志,以琴声情怀,由笛声引领,低调由琴声展铺,唱和之下暗蕴夫妻相低之间内藏常。

“不说。”林若尘低呢喃。

一曲未了,门外忽然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莫问闻声垂下竹笛皱眉侧耳,外面的脚步声属于小五,但小五平日从不到主人住的内院,如此急切的闯来肯定有事…

“说的这么连贯,这番话你练习多久了?”莫问言笑问,言罢端起林若尘先前为他倒的那杯茶一饮而尽。

林若尘现年只有十六,虽然成婚,却终究是女孩心,闻言立刻走到桌旁腾挪位置,调音试弦。莫问自墙上拿过竹笛加以拭,魏晋时期文风清雅,文人士大多通晓音律,其中以笛和箫为首选,一来这两件乐是竹钻孔而成,有青竹洁之风。二来可以站立奏,更显男玉树临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