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没积德,修来这样的姐姐。”接着便说起前事“文哥儿十六上就中了秀才,那会儿家里日子也好,我娘家就这么一个亲姐姐,她嫁的杨家,也算书香‘门’第,只是你杨家姨丈一辈子也只得了个秀才功名。先时要结亲的话,也是你姨妈先提的,我想着,芙姐儿那孩子平日看着也乖巧,便应了。”夏太太话说的简单,当初可是险些酿出家庭事故,无他,夏老太太一直想把娘家侄孙‘女’嫁给夏文,结果给夏太太提前下手,定了亲外甥‘女’杨‘玉’芙,夏老太太险没炸了。
“后来不知芙姐儿怎么得了蜀王世子的眼缘,你姨妈哭哭啼啼的来找我退亲,说不敢得罪蜀王家。”夏太太叹道“我心里虽气了一场,可咱家小‘门’小户的,如何敢跟王府争,便也咬牙认了。谁晓得后来突然就大祸临头了。今天我原以为是你外祖母有事,带着‘玉’姐儿一过去,竟见到了芙姐儿,可把我吓了一跳。你猜芙姐儿说什么,她说蜀王世子恨她当初与咱家定过亲,才示意手下人整治了你公公。”
赵长卿略一思量便笑了,道“表妹这话当真含蓄。她定过亲,蜀王世子又不是不知道,何况咱家当初又不是死活不退亲。要说蜀王世子恨她当初与咱家定亲便示意手下人整治公公,我是不信的。不过可能是表妹对相公旧情难忘,在蜀王府里惹怒了蜀王世子,由此迁怒咱家,还是有可能。”
夏太太脸上尴尬一闪而过,赵长卿便心里有数,想来杨家表妹很是跟夏太太哭诉了一番自己的不得已。夏太太怕她多心,不好与她直言,便委婉的改变了下说辞。夏太太叹“反正不管她怎么说吧。皆因她,家里遭这一场大难,以后知道有这一‘门’亲戚就罢了,不必多往来。”
“我知道了。”赵长卿笑劝道“婆婆也别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只要相公前程好,那些当初嫌弃咱们家的,只能说是没眼光了。”
赵长卿这话正中夏太太的心,如今儿子刚中了举人,夏太太的心情正好。夏太太笑叹“我没什么,苦日子都走过来了。就是老太太,不知又要说什么了。”
婆媳多年,夏太太算是‘摸’准了夏老太太的脉。夏老太太知道杨‘玉’芙自蜀王府归家的消息后,当着夏太太的面儿便道“早就说那丫头命硬,你非得给文哥儿定了她。刚定亲没几年,老大便遭了官司,咱家倒了大霉,还不都是她妨克着的。如今蜀王府放她回来是救了自己一命,不然说不定怎么着呢。”
夏太太静坐无言。
赵长卿也不说话,夏老太太这种高论,她早听过了。当初楚家出事,一样有许多人这样说她。即便赵长卿自己也时时怀疑,真的是因为她吗?因为她的重生改变了楚家的命运。
还是过来帮忙的夏二太太笑“哎,要我说,再没有比侄媳‘妇’更旺夫的了。自打娶了侄媳‘妇’,我觉着咱们文哥儿没有半点不顺遂的。”
夏老太太将嘴撇至腮帮子上,高扬着下巴道“那也是文哥儿有才学,十六就中了秀才,这世上有几人十六便中秀才的!咱们文哥儿这样才学,谁嫁了是谁的福气!”
夏二太太刚要奉承夏老太太几句,夏老太太简直上赶着打脸,问赵长卿“孙媳‘妇’,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