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人是可怜那些举人,虽嘴坏些,略加惩处便好,若耽搁了明年‘春’闱,未免可惜。郑大人追问道“有什么内情,林大人不妨说一说,也叫本官听个明白。”
林随闲闲道“案情未清之前,无可奉告。”
郑大人立刻参林随一个“有意拖沓案情,致使两百五十一名举子延误‘春’闱”的罪名,林随道“当初不过七八个举人被人买凶打了一顿,人证物证俱在,帝都府还审了两个多月,其间怎么也不见郑大人催一催。我那里两百多名待罪举人,就是审上两年也比帝都府高效了。郑大人身为左都御史,可得一碗水端平,不然,恕林某不能心服。”
郑大人怒目金刚的脾气,与林随在朝上大吵一架。
这就是郑大人不大高兴的原因所在,郑大人简直气个半死,以至于在夏文赵长卿夫‘妇’到访时犹难平息,他依旧为那两百多名被关监察司的举人着急啊。
郑大人哪里还有过年的心,反复思量过后,郑大人拎了二斤家做的点心去承恩侯府走了一趟。
郑大人与皇后的父亲承恩侯宋荣宋侯爷乃至‘交’好友,尽管两人于政事上有些不同见解,可依郑大人的臭脾气,先前在各地太太平平的做官,没少得宋荣的庇护。宋荣早便是正三品户部‘侍’郎,帝王心腹之人,皆因其‘女’做了皇后,他身为外戚避嫌,方辞了户部‘侍’郎一职,转任正二品散秩大臣,如今不大上朝,闲来在家‘弄’了一班子小戏,天天养鸟听戏,神仙日子。
见郑大人提着点心来了,宋侯爷笑道“唉哟,宋某有生之年竟能收到郑御史的礼,真是我此生最大的惊喜了。”
这人生得一幅好相貌,年轻时被称‘玉’人,虽然这外号比较恶心,但不可否认,已过不‘惑’之年的宋侯爷依旧肤白貌美,即使说着这样讨人嫌的话也并不讨人嫌。郑大人送上点心,道“你收了我的礼,可得给我想个法子。”
宋侯爷一哂“那你干脆拿回去得了,我八辈子没吃过点心。”
郑大人非但没把点心拿回去,他干脆在宋侯爷身边坐下来了,端起茶盏喝一口,不管宋侯爷爱不爱听的便说起被扣在监察司的两百多名举人的事,最后难得拍了宋侯爷一记马屁,道“你素来足智多谋,帮着想一想,眼瞅着过了年就是‘春’闱,若是这两百多人不能出来,误了今科,又是三年哪。”郑大人感叹道“你我皆是科举出来的,多少年苦读,自知其中不易。他们不过是嘴上没个把‘门’儿的,若因此误了前程,未免可惜。”
宋侯爷半晌没说话,俊美的脸上有一种凝重,他良久方道“你我皆是先帝时的进士,后来入朝为官,自陛下登基便跟在陛边。伯岩,陛下不算不宽宏的君主了。先帝时,国家什么光景,如今又是什么景象,陛下也不是无为的君主。我一直认为,身为帝王,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好皇帝。至于现在朝中纠纷,伯岩,你知道陛下为何要设监察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