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咱村儿的教书先生最喜欢喝咱家井水泡的茶,咱家没茶,阿荣阿耀两个每天早上把井里打上来的第一桶井水送到先生家去,给先生用来煮茶。”不要以为人家先生是随随便便的看宋家艰难,给宋家兄弟免学费。一则宋氏兄弟的确念书聪明过人,瞧着似有出息的样子;二则,宋家兄弟小时候就会做人,格外伶俐讨人喜欢也是有的。这清晨井中第一桶水,被文人称为井水‘花’,不论是用来泡茶、洗脸、烧菜、做饭,都是极好的。
大家说说笑笑,把宋老太太的兴致挑了起来,宋老太太还特意吩咐丫环道“去菜地里拔几棵小青菜,放些鲜菇素炒,大家也尝一尝。这新拔下来炒的菜,跟外头菜场上买回来的不一样。”
大家自然又是一番恭维,把宋老太太哄的乐呵乐呵的。
待夏家人告辞时,宋老太太再三道“闲了只管来坐坐,咱们这样说说笑笑,热闹又开心。”
夏家人亦称是。
赵长卿同戚氏在后头低声说话“阿白这两天也就回帝都了。”
“那就好。”戚氏笑“前两天我去了苏先生的宅子,收拾的真是绝了。”戚氏这等出身都认为苏先生有着一流品味,可见苏先生的审美功力。
赵长卿道“尤其苏先生院中的那两株‘玉’兰树,没的说。”
两人低语几句,赵长卿便与戚氏告辞,夏家一行回了家。
夏太太与丈夫道“宋老夫人很是平易近人,宋夫人半点架子都没有,和气极了。我去前还怪紧张来着,不想人家这般和善,这才是侯府作派呢。”哪似夏少卿府上,我的天哪,夏太太一想到便浑身发‘毛’。不就是个四品官的府上么,看人皇后娘家都这般随和,夏恭人倒把个架子端得跟祖宗似的。夏太太算是明白了,原来身份高贵的贵‘妇’人并非想像中的高不可攀。先时总觉着夏少卿府上不得了,跟承恩侯府一比,夏太太倒觉着夏少卿府上寻常了。
夏老爷笑“宋侯爷这般人物风采,实在罕见!心向往之!心向往之!”
宋侯爷的人物风采,非但夏老爷赞叹,夏文也极是赞叹,搞得赵长卿极是好奇“宋侯爷到底生得何等形容?”
夏文道“阿诺的模样与宋侯爷有五分像,不及宋侯爷风度。”
“我听说,宋侯爷年轻时被帝都称为‘‘玉’人’。”
夏文不吝赞美“就是现在,宋侯爷也儒雅飘逸。”宋侯爷非但风度翩翩,他最令人敬仰的是状元出身、年少得志、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的人生。可以说宋侯爷的人生,就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都不为过。
夫妻说着宋侯爷的八卦,格外津津有味。
宋家对于夏家人自然也有一番评价,宋老太太的意见虽然没人真正在意,不过,她老人家是很乐意发表评价的,笑“是一家子老实人,以前苦过来的,跟咱家‘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