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章乾陵秘事(2/2)

丁老三在一旁笑:“嘿嘿,余兄弟总是能有独到见解。”

“哎,当初既然立了碑,为何就不刻字呢?搞得现在变得这么杂无章。”余飞叹

再往前走,便见到司两侧各立了两座七八米石碑,西侧的石碑上面刻满了文字,而东侧的却是一座镌刻着许多杂无章的文字的石碑。

随后,在董教授的带领下,一行人陆续参观了已经发掘的十几座乾陵陪葬墓。余飞对这些陪葬墓的建筑格局惊叹不已。心:“仅是陪葬的王公贵族的墓便已是如此宏伟,那乾陵之中,又得是一幅怎样的盛世景观?”

余飞此话一,董教授立时愣住:“哦?余兄弟对此有何见?”

董教授说:“关于这一,民间有三说法,第一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啊!这就是无字碑!可这上面…”董教授的回答让余飞大吃一惊,他对这无字碑倒是早有耳闻,却不曾料想无字碑上居然会刻了这么多字。

“呵呵,这是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碑额上刻有九条螭龙,故又称‘九龙碑’。”

“嗯,这石碑原本无字,不过到了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在碑上题字,使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再历经元、明、清各代,碑上便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字、不同内容的文字。”

洋鬼,毁坏我们的文还少么。”

余飞听到这,却摇了摇,说:“我看这三说法应该都不是。”

“不!不!余兄弟你这个说法很值得好好研究!说不定就能解了这无字碑的千古之谜呢。”听余飞说完,董教授细细一想,这个说法确实有理,便赶让一旁的李肃拿笔记下来:

董教授解释:“这武则天是自废帝号后,请求她的儿将自己以唐宗皇后的份附葬于乾陵的,所以在礼制上乾陵仍然属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这情况一般只写帝名。”

“这功德碑都是后人立来评价先人的,武则天怎么会自己给自己立碑呢?所以,立无字碑一定不是她本人的想法。我想应该是其李显的意思。相对唐王朝来说,武则天算是犯了忤逆之罪,若是要撰写功德碑,恐怕多半只能是批判之笔,但武则天毕竟又是中宗李显的母亲,李显不忍心这样,于是最终便立了这无字碑,功过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呵呵,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董老见笑了。”

董教授介绍:“左侧的石碑叫‘述圣纪碑’,是武则天亲撰、其中宗李显书丹,为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碑为方形,、座共七节,表示日、月、金、木、、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故又称‘七节碑’。”

正说着,一尊两米多的黑石碑现在大家前,上书“唐宗乾陵”余飞疑惑地问:“乾陵不是唐宗和武则天两代皇帝合葬的陵墓吗?为何只写唐宗呢?”

“那右边这座呢,是什么?上面好像刻了很多不同的文字。”余飞还从未见过这不同字,甚至文字方向都不一致的碑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