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你有个优点
苏木自有自己的烦恼,即将开始的乡试对他来说乃是穿越到明朝后所遇到的第一大难关。
没有金手指作弊qi,也没有名师指导,一切都要靠自己。
an照每天两篇作的计划,苏木在看了几页书之后,就给自己拟了两个题目,喝了几口茶,略一思索,就慢慢地作了起来。
至于那姓朱的小子究竟抄得怎么样了,苏木也不放在心上,反正就是随便对付一下。他抄书也好,不抄也好,都没关系,只要不来烦自己就好。
小孩子都没有长xing,苏木就不xing如此枯燥的抄袭他能jian持多久,到时候不得趣,自然就会离去。
苏木hua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将那篇章写完,chu了一口气。
小蝶慌忙给他扇了几下扇子。
这篇章苏木作得不甚得意,摇了摇tou,正要继续写下一题,就看到朱厚照已经脱掉外tao,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松江棉布衫子,蹲在凳子上一边扎ma步一边抄书,口还pei合着悠长的呼xi吐气声。
“这…”苏木大惊,这家伙还真把抄书当成一zhong修炼了,《九yin真经》,这…这模样纯粹是蛤蟆功啊!
小蝶也忍无可忍地撇了撇嘴,低声dao:“这人真讨厌,熊孩子!”
苏木忍不住哈哈一笑,这小蝶也不过比朱寿大两三岁,怎么看他就好象是看婴儿一样?
这笑声惊动了朱厚照,他抬起tou:“子乔,我已经抄到‘云:于戏!前王不王!’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意思我明白,当年学士们讲解这一节的时候我听过,可你这书上的注解怎么不太一样?”
苏木看了看,这才发现下面的注解是抄错了。
以前那个苏木本就是个呆子,书上的注解也是依样画葫芦,照父亲的讲解记录下来的,这其却抄错了一chu1。
其“此为没世不忘也”一句解成了没齿,乃是一个大大的笔误,低级错误啊。
苏木提起笔将那一句抹点,dao:“抄错了,这里应该是前代的君王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功德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然后,又随口an照自己的理解讲解dao:“《诗》是《周颂?烈》篇。于戏,是叹词。前王指的是王武王,君子指后贤后王,小人指后世的百姓。诗人叹说:王武王虽然已经去世,而天下之人至今尤思慕他,终不能王。曾子释诗说:王武王所以能诗人思慕不忘者,盖因他有无穷的功德,留在后世耳。如垂谟烈一佑启后人,是其贤也。后来的贤人们,都受其模范,而贤其贤人。创基业以传子孙,是其亲也,后来的王者,都有承籍而亲其亲…”
这本是大学古汉语的课程,苏木前世又是讲师,干得就是这样,这一解shen入浅chu,说得透彻。朱厚照本就是个聪明决定之人,只不过xing格上有缺陷而已,这一听,立即就听明白了。
突然dao:“子乔,你这个讲解可你李东yang、王鳌他们讲得好多了…”这一说,才自己自己失言。
这二人,一个是内阁辅臣,一个是翰林院学士,时大家,一般人有有什么资格请他们来讲课?
可苏木却将未来的正德皇帝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李、王二人的shen份他是知dao的,觉得皇族成员请他们去上上大课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也不在意。
听到正德的夸奖,苏木心得意,又接着讲了一段。
北屋里,吴老二的父亲突然又惊讶地叫了一声:“解得不错啊!夫贤贤亲亲,是君子得其所矣。乐乐利利,是小人得其所矣。此所以王武王去世虽远,而人心追思之,终不能忘也!这一节,是说新民之止于至善。”
然后,再不说话了。
被他这一打岔,苏木也没心思再讲下去,就让朱厚照自己抄书,自己继续去作下一篇作。
写了半天,他又陷入了当初在会试考场时那zhong情形,章该怎么写,他心都非常清楚,可落实在juti字上,怎么写都觉得笔下艰涩。
他也知dao就这么放弃,自己一辈子都跨不过这个坎,就ying着toupi将那八百字的章写完。
结果一看,简直是渣到无以复加。
他恶向胆边生,一怒之下,将那两页稿子一团,扔到一边,大步朝外面走去。
朱厚照大约是扎ma步累了,一pigu坐下,手也不停,却回tou问:“子乔,你要去哪里?”
“随便走走,你继续啊!”苏木心情恶劣,决定在外面散散心。
刚走chu来,就看到刘谨站在院门口朝里面探tou探脑。
“老刘,你一直在这里呢,这朱大将军的另外两个伴当呢?”老实说,苏木对太监并没有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