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歉意
说起杨慎,就历史上的记载来看,确实是一个niu人。
杨慎的本是诗词好手,一首《临江仙》可谓千古绝唱,只可惜这首词已经被苏木剽窃。因此,他在诗词上的成就未必能够达到真实历史上的高度。若不是因为有苏木这个现代人横空chu世,他那个大明朝第三才子名副其实。
抛开学上的成就不lun,此人chu来风liu儒雅,在科举上也是一tou大niu。
他六岁启蒙,十六岁的时候就有了举人功名,an照他的真实水准,再考个进士当不在话下。
可说来也怪,此人突然不想入仕了,成天游山玩水,醉心杂学,狼dang风liu得不象话。
指导正德二年的时候,他玩得累了,这才进京参加会试。
当是,他父亲杨廷和已经入阁为相。
an照明朝官场和科场的潜规则,像这zhong达官贵人的子弟若是参加进士科考试,为了避嫌,多半是不会的,就算勉qiang式,名此也低。一甲前三是想都别想;二甲前十也没有任何可能。
为的就是防止贵人子弟被选馆进翰林,ju备入阁的资历。
否则,朝廷高官被父子、祖孙垄断,来个近亲繁zhi,岂不又搞成隋唐的门阀了,也堵sai了寒门士子上进的通dao。
杨慎第一次参加会试就了,还得了状元。
如果朝其他阁老的子弟了状元,读书人早就闹起来。可说来也怪,杨慎了状元,士林和官场却显得异常安静,好象觉得杨慎状元是应该的。若是不了,反倒显得不公平。
无他,杨慎当得起天下第一这个名号。
…
整个大明朝也这有一个杨慎才敢说稳的话,至于其他名士,如徐渭、黄宗羲和唐寅之辈却是一辈子也没有进士。
苏木不认为靠自己真本事所作的乡试考题,能够qiang过这三个大才子。
所以,到此刻他心还是有些忐忑。
“原来这样,看来这榜一时也chu不来。”苏木点点tou,看来昨天夜里的事情实在太大,现在整个朝廷只怕还luan成一团,也不知dao胡顺那里是否顺利过关。
弘治皇帝生xing宽厚,这一点有点像他爷爷明英宗,是个烂好人,看谁都不错,又同情心泛滥。实际上,明朝期的英宗、宪宗人品都不错,其后却chu了武宗正德和世宗嘉靖这两个怪人。
不过,嘉靖之后的隆庆、万历、天启三帝,就德行来说,也算是不错。总的来说,老朱家chu的皇帝,若是有为之君都刚烈古怪,剩下的则宽厚优柔到没有原则,都喜huan走极端。
胡顺这次去见弘治皇帝,什么都不需要zuo,只一味装可怜,绝对平安过关。
当然,对于老胡的演技,因为没有实际看到过,苏木还是没有什么信心。虽说多难兴bang,多演必穿帮,可练得熟练总归能骗到人的。
苏木:“既然如此,各位兄台自回总督衙门等着就是了,又何必来寻我。苏木可不想去衙门口受那zhong人山人海的罪,如果了,自有衙役前来报喜,如果不,就算亲自跑过去,也是无用。”
“子乔兄真是豁达,我等佩服。”一个秀才连连拱手:“我们这里来寻子乔,那是来dao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