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苏木所不知dao的奏对(2/2)

“这…倒是有些理。”弘治皇帝为一个有为之君,自然有自己的政治手段,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下意识为之,并没有总结清晰的理论。

苏木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还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过这么多话,一时间倒是来了兴。其实他这一理论本是从李宗吾的《厚黑学》上看来的,在古代已属帝王术的范畴。

明朝政府一般都将宗室当成猪养,一个个都被养成猪和八旗弟了。到了明朝末年,宗室日难过,甚至还发生过饿死人的事情。

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朱老爷你的家业大成这样,手下总着几十上百人吧!如果只用普通人的目光来看问题,来家,这家只怕不好。小人和君各有各的好,小人听话,使起来方便;君办事能力,却不好制。”

若说给士林中人听,未免惊世骇俗,少不得要被一通痛批。最后,苏木免不得败名裂的下场,搞不好还要吃官司。

苏木扑哧一声笑起来:“老爷这话可说错了,这也就是打个比方。说难听吧,当今皇帝若想知民间的情形,直接问大臣就是了,实在不行还有御使言官。可为什么还要设置厂卫呢,因为兼听则明。

如今听苏木这么一说,果然如此,禁不住了一冷气。

不过,这朱老爷自本是皇室宗亲,不能官,不能经商,不能带兵,一辈也只能混吃等死的米虫。偏偏他好象很有文化的样,听到这话又吓得满面惊骇,苏木心中好笑,顿时起了促狭之心。

这朱家外,日却过得艰难,很有没落的迹象,不然,早饭怎么可能吃得那么差。

弘治的眉皱了起来:“一国之君,当光明正大,没什么不方便的事情。”

忍不住笑:“容易啊,小人的优是听话,能够一些家主和国君不方便的事情。对这人,之信之,多给些好也无所谓,可以信任但不能授之位和权柄。没有足够的能力而得位,为了保住权势,必然妒贤忌能,排挤人才,剪除异己。至于君,则可以给予位,给予一定的权利。但不能让他们长期呆在一个位置上,这样容易营私结党。许多人都是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将小人当君用,把君当小人使,不才怪呢!”

再说,咱和朱寿又是好哥们好朋友。

沉默半天,才:“那么,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又该如何把握使用君和小人的尺度呢?”

还有,东厂和锦衣卫办案吧,已经有了三法司,又为什么又要另外司法系统。主要是因为厂卫用起来方便啊,很多诏狱案其实涉及到不少国家机密。若是走正规的法律途径,叫百姓知了,未免会不敬朝廷,甚至还会让有心人使风雨。

“作为一个成功的家主,成功的官员,甚至大到一国之君听话的小人和能的君都是必须的。”苏木觉得朱老爷这人不错,是个慈祥的长者,说话也随意起来:“亲贤臣远小人虽然是至理名言,却没办法实现。小人也有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烘托主人的英明,取悦家主和君王。唐太宗曾经说过,一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小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位者知人心的险恶,和这个世界并不像书上所写的那样清晰明白,凡事都能用圣人之言来概括。”

君王使厂卫的确能够办成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可最后背骂名的却是太监和锦衣卫,于圣誉无碍。在世人中,太监都是阉贼,锦衣卫更是声名狼籍,都是小人,但朝廷一样要用。”

“君主需要君的才来治理国家,也需要小人来一些自己不方便的事情。一个明君的标志就是能够把握这两者的尺度,用人之长。”

“可见,亲贤人远小人古人是真理,但用于治国治家却行不通。”

罢,就假借治国和他一下如何治家的办法。

看朱老爷也是个宽厚长者,估计这治家能力也是堪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