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澎湖时局(2/2)

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主意,让他们移居到台员岛的大员一带,重新在那里建城立足。

现在称呼海狼为一个集团,已经不为过之,因为海狼在这一年多的发展之中,除了拥有了相当的海上武装力量之外,同时其它方面也在急速的发展。

现如今双方都陷退不得的境地,荷兰人继续盘踞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故此当看到双方都骑虎难下的时候,都想到了李旦这样的中间人,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指了一条“明路”

而换来的条件是大明官军不对其行拦截,放其顺利离开澎湖,最终这场持续了很久的战事,才算是彻底宣告结束。

而这后患很显然,今后于孝天要面对了,到目前为止,历史还在原来的轨迹上朝前保持着大的惯运动着,并未脱离原来的运行轨迹,而在这条轨迹之中,却现了一个大的变数,那就是于孝天和他一手打造来的海狼集团。

于孝天在继承了当初鲨鱼帮的遗产之上,开始了几方面的同时发展。

(第二更到,再次对法号星空兄弟说声谢谢!你们的支持让我激不尽!)

另一方面他们也跟大明官府暗中行接,愿意帮南居益他们这些大明官员游说荷兰人放弃澎湖,使得他们不必再骑虎难下,尽快结束澎湖之战。

台湾岛目前本就是一块飞地,上百年来,这里都没有人真正的行控制,而是成为了一些海盗们的乐园,也成为一些移民迁居的地方。

而对于他们双方来说,这件事都是皆大喜的事情,南居益等大明官方的官员们,终于可以面的给朝廷差了,而且他们可以宣布大捷,说是他们奋战之下,将红人逐了澎湖,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甚至可以从此芳千古,在历史上成为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所以从上至下没有人敢说澎湖不要了,就这样吧,给荷兰人占去拉倒!所以既然没人敢承担,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把它拿回来。

对于荷兰人来说,也结束了这近半年的噩梦,总算是可以息一下,换个地方继续他们的工作了,不用再天天担惊受怕,怕被人堵在城里最终宰掉,他们来东方主要目的可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想把自己的小命给玩儿没了,放弃澎湖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而且这里距离大明并不算远,起码要比尼拉距离大明要近,虽然地理位置没有澎湖好,可是贵在这里不会引起大明官府的重视,另外台湾岛面积也很大,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得多。

其中引最为广泛的大概也就是番薯了,这东西容易植,不太择土壤,产量也相对比较大,可以作为一很有效的主或者辅用,于孝天到这个世上第一吃的饭之中,就是用番薯丝和糙米煮成的粥,可见得这东西在明末特别是南方一带已经非常普及了。

那就是让荷兰人退一步,到台员的大员去,而彻底放弃澎湖这个地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大明官方尚未将台员岛正式纳到版图之中,台员到目前为止,甚至连正式的名称都没有,即有人称呼它为求,也有人称其为台湾和台员,更有人称其为笼。

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被著名的海盗林凤占据经营过,但是后来因为林凤力主在尼拉抵抗西班牙人的侵,倾巢而带领所有手下前往了吕宋,最终放弃了台湾岛。

可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大明一方虽然名义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实质上却等于是以失败而告终,并未真正的击败荷兰人,而是最终对荷兰人行了妥协,放任了荷兰人跑到了距离大陆一之隔的台湾岛,重新建起了他们的城堡,为以后埋下了后患。

默认了澎湖不再是大明版图,这就等于是失地!这个罪责是谁都不敢承担的,一旦传去的话,天下人的吐沫恐怕都能将他们淹死。

于是大明官府和荷兰人双方最终都接受了这个建议,荷兰人在八月底的时候,终于宣布放弃澎湖,撤离这里。

首先他下大力在南日岛上行恳拓,一年多下来在原来荒芜的南日岛上拓耕了近三千亩土地,植上了旱稻、番薯、土豆和玉米,还有少量的稻,而番薯、土豆和玉米这三农作,都是近些年来才刚刚从西班牙人抑或是牙人那里传到大明境内,并且逐渐被大明人接受,渐渐开始扩繁植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