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相府突围(2/5)

政治家的承诺就如同女人的誓言,你如相信你就是傻瓜。当你日后因为曾把这些话当真而后悔莫及之时,要怨也只能怨自己,因为你自愿放弃了不相信的权力。

郑国:“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李兄申志扬名,立功当世,此金虽少,或能于君有开路之用。幸勿再让。郑国此去,兴修利,不乏聚敛之机,不数年,虽千金万金亦易得也。”

李斯虽然对郑国心存激,但他并不认为郑国是自己的朋友。一个人过了25岁,便不可能再到真正的朋友。李斯知自己将再也不到朋友,他并无伤,他也不再需要朋友。韩非是他唯一的朋友。他始终这么认为,他相信韩非也和他有着相同的受。像韩非这样的朋友,能到一个就足以招致全天下的人妒忌,如能到两个,恐怕就连老天也会妒忌。

李斯和东坡兄不一样,他天生就是官的料。他自然不会等着,他无时无刻不在主动地挖掘着机会。李斯知:在商场上,没有善意,没有恶意,只有生意。在官场上,没有比较级,没有最级,只有上下级。

第三节吕不韦的难言之隐

郑国离开咸后,李斯越发觉得孤单。以咸之大,他居然

李斯解开包裹一看,但见金灿灿一片,晃得他几乎睁不开。李斯急:“这如何使得。李斯担当不起。郑兄远行,正是用钱之时,如此厚赠,李斯不敢收。”李斯极力推辞,郑国他收下。

李斯的确不懂。他知,某些军权在握的将领,为打消君王对自己的疑心,会故意贪污不法,自污形象,授君主以柄,安君主之心。但郑国只不过是个利工程师,想来也不该有必须贪污的苦衷。李斯想不通。等他想通,那已是十年之后的事情。

文章本小技,于未为尊。话虽如此,然而,李斯的内心何尝不想着书立说。但他无法去作。他知,他最好的朋友韩非正在著书,他相信那必是一不朽的大书。即使他著书,也是注定不能超越韩非的。就像李白的叹:“前有景不得,崔灏题诗在上。”所以,李斯不想无用功,不想在不属于他的领域徒耗力。

郑国哈哈大笑,:“李兄何必瞒我。李兄志向之大,郑国岂能不知。郑国将别君而去,望李兄多多保重。郑国别无所赠,区区薄礼,望君笑纳。”说着,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北宋的苏东坡先生,21岁就中榜,风一时无两,仕途不可限量。然而,他的格太浪漫,太天真,太偏重情。能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句”的人,绝不是一个适合官的人。在苏东坡的一生中,听过众多政治家对他的承诺,然而却无一成真。譬如:宋仁宗在得到苏东坡和他弟弟苏辙后,喜曰:“吾为孙得两宰相。”欧修在读过苏东坡的文章后,惊呼:“老夫当避路,放他地也。”结果呢?东坡兄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能得志。东坡兄在其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叹:我一生有三不如人,下棋不如人,喝酒不如人,官不如人。这最后一个不如人,最为他看重,也最令他心有不甘。

李斯拒绝编写《吕氏秋》,让吕不韦很是不快。此后,每当李斯向他请求授事任命时,他都虚与委蛇地应付过去。哎呀,李斯,君之才华盖世,可委屈不得。且再多等待数日。本相不予君委任则已,一委任必是官要津,包君满意。

郑国苦笑:“李兄不懂的,郑国必须贪污。”说完,朝李斯一拱手,上车远去。

古往今来的官场,均可比拟为一竹竿,分成若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更的阶级去,而上面的那个阶级,则会利用一切力量阻止他爬上去。李斯没有看错,吕不韦始终对他留着一手。别看吕不韦话说得冠冕堂皇,心中却早就有了绝不任用李斯的打算。

李斯惊:“郑兄莫非要侵吞贪污?”

李斯并不想向郑国透自己的真实想法。便答有鱼,有舆,于愿足也。

郑国要离开咸了,吕不韦已经批准了他的计策,并命他全权主修他规划的利工程。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郑国和李斯两人把酒话别,却均是满腹心事,酒喝得少,话也说得不多。李斯不明白得偿所愿的郑国为何看上去如此忧伤。他长相那么难看,本是没资格忧伤才对的呀。

促郑国起程。郑国这才开:“李兄在相国可还如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