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一章麒麟楼大东家(2/3)

杨应麒看着他这样,对胡寅:“志宏兄甚是情,只怕将来仕途不顺。”顿了顿又:“明仲兄心中亦有块垒,当此世,将来只怕也少不了坎坷。”

“那有什么好说的!”杨应麒:“你是正使,自己决断就是,何必向我禀告?除非有什么为难之事,再找我商量不迟。”

杨应麒这些年读书不少,单就儒学经史而论,在北国也可以和杨朴、张浩等抗衡。但来到汴京,遇上邓肃、胡寅这等书香弟已有些相形见绌,及说到胡寅之父胡安国、当世大儒杨时等人,便只能遥望其项背而已。至于已不在世的周张二程,更是对之如望日月,可知而不可及。

他们喝的这酒是蒸馏酒,和传统的浊酒大大不同,劲力极浑,杨应麒和胡寅还有克制,邓肃却是酒到杯,不多时候便已大醉。

杨应麒大喜,说:“若这样,应麒先代弊乡谢过两位了。”

胡寅微微一笑:“邓兄过誉了。不过家父游广博,师友间互相通问,对知当世有哪些图书金石大有帮助。”

杨朴沉:“七将军,你和我说实话,你这次是否是有所为而来?若你一切都有安排,朴之便能放心。”

。”也不林翼听得直瞪,继续:“此事家兄已经打定主意,便是倾家产也要办下去。”

别了胡寅,半醉的杨应麒跌跌撞撞走在汴京的大路上,忽然回对林翼:“他们在局中,有心无力。我呢?我是不是有力无心?”

胡寅黯然:“我等虽知事难为,但既受圣人之教,便当尽力。”

杨应麒推开了他,自己回答自己:“不是的,我也有心无力啊。咱们虽然有钱了,可是这钱在千军万前又算得了什么?天下兴亡,不是几个人想扭便扭得过来的!何况这几个人还未必齐心!大宋啊!汴京啊!我看见了你,却留不住你…”一路胡言语,说的渐渐是林翼听不懂的语言。不知多久,两人才回到都亭驿,看后门的人见他们喝成这样,只这两个胡人是如乡下人城般恋慕汴京的繁华酒,心中又是得意,又是鄙夷。

三人饮酒叙话,但凡说到学问上,以林翼的学力往往不能置一言;讲到时事时林翼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怕说漏嘴也尽量不开

“醉?”邓肃:“国有臣,野有义商——这世事怎么都倒过来了啊!”笑了一会,又哭了一会,平静下来才:“此等没事,我没听过便算,既然听过便不敢不预。不过我辈小学问浅薄,中所藏目录实在不足一哂。”指着胡寅对杨应麒:“胡明仲的尊大人乃天下大儒,若得他指,天下图书十九可至。”

杨应麒笑:“你说呢?”

林翼忙扶住他:“七哥!你在说什么?”

杨朴:“差不多。”

杨朴听得苦笑,只得扶杨应麒歇下,又唤来解酒汤之属。第二日杨应麒醒来,杨朴要跟他禀明宋帝召见之事,杨应麒:“第一次赐见,怕都是礼节的东西吧?”

杨应麒听得怔了,伏在桌上的邓肃忽然长而起,也不告辞,放歌而去。

杨朴留不住他,却一定要派个卫士跟去。杨应麒:“派个卫士跟去岂非行迹更为明显?再说我虽然比不上大哥二哥、五哥六哥他们,但也不是文弱书生。剑来,不输给徐文手下的武士。”

杨朴早已回来,在驿馆内急得像青蛙,见到杨应麒回来才稍稍放心,又责林翼怎么不看好七将军,让他喝成这样。林翼愤愤:“他是兄我是弟,他是师我是徒,他是将军我是平民——他要喝酒,我哪里劝得住他!便是杨大人你也未必能劝得住!”

这次他们却等到黄昏才来,林翼问杨应麒这次去哪里,杨应麒说去麒麟酒楼,林翼张大了嘴:“七哥啊!你才答应过杨大人,怎么就说话不算话了?”

邓肃忽然伏桌大哭,杨应麒和胡寅都是愕然,邓肃哭完忽又大笑,胡寅:“邓兄!你醉了么?”

说着又要门,杨朴不许,杨应麒:“我这次保证不喝酒便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